返回第144章(2 / 2)尤小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连贾妃自己的没有察觉到,她的伶俐与傲气渐渐只剩哀怨与烦闷。

她越来越怨恨家中亲人送她来这深宫大院,越来越渴望自己曾经没有入宫,渴望自己嫁与普通人家。

但事与愿违,她仍在这冷寂之中枯坐着。

宣皇在隔壁处理完政务,就向宁寿问道:

“贾妃的药吃的如何了?”

“回皇上,药已经到位了,虽时让贾妃出现害喜的症状,等换了药,五个月后贾妃自然会因病故去。”

宣皇闻言唇边勾起一抹冷笑,笑道:

“做的不错。”

宁寿闻言只憨厚一笑。

宣皇心中却盘算着,究竟何时下手才是最好。

这四王八公,轻易动那个都不行,虽说荣国府如今式微,空有国公爵封,荣国府加上宁国府,半个掌实权的人物都没有。

但即便如此,动了荣国府,也将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危。

他仍需从长计议。

他这最后的几年,不说别的,便是为了晟儿,也得把四王八公捋下来一半,免得他们借权势欺压新君。

宣皇想着,接了几条秘报。

看了下各家动向,见其中一条,写的是:

江南甄家与勤王私下做了一笔买卖,其中已查出甄家决意投靠勤王,具体情况尚未查实。

宣皇还没看完就气的将密折拍在了桌上。

怒道:“好一个忠心耿耿的老臣!”

勤王姓秦。

是先皇的兄弟,因是庶出,故而先皇继位,他封了勤王。

而宣皇继位之事,老勤王仗着自己是先皇的兄弟,想趁机夺位。

幸而先皇留下后手,隐了一支军队在城中,斩了老勤王。

因秦氏子嗣不盛,众臣提议,留下老勤王才出生的幼子袭爵,其余子嗣皆以谋反论处。

于是只剩下一个小勤王,多年以来,这小勤王最喜读文章,又爱道家之学,颇为超逸。

宣皇也不常关注他的动向。

宣皇想着握紧了手中的密折,细细的看罢,冷声道:

“是朕小看了他,哼,既然他敢悄悄拉拢朝臣,我就看看,他能做到何等地步。”

甄家与贾家也是故交,说不定甄家刚好能成为他动一动贾家的好跳板。

甄家与贾家自然不知宣皇心中所想。

正巧今日王夫人去锦乡侯府赴宴,李纨和探春在厅上坐着,吴新登的媳妇便来说:

“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日死了,昨日回过太太,太太说知道了,叫回姑娘奶奶来。”

这人也是刁滑,若是凤姐儿在时,她是自然来出主意相助。

但如今凤姐儿卧病,不理家事,转而是李纨这个老好人,和探春这个三姑娘。

原来是府中的管事之人,想知道李纨和探春办事管家之能如何。

想着。

若她们二人办得妥当,大家则带着畏惧之心。

若是有嫌隙不当之处,不但不畏伏,出二门还要编出许多笑话来取笑。

如今吴新登媳妇只来问怎么办,而不明说家中旧例,就是想看看李纨二人是何反应,好看菜下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