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学生的提问,黄秋白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先皇留给圣上一个烂摊子,现如今外戚专权,镇国将军张正手握大周三分之一的兵权,尤其在西北,根基深厚,这些年排除异己更是不遗余力,武英侯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
若不是武英侯实在是有两把刷子,自己争气没被抓住什么把柄,又有实打实的战绩做底气,只怕现下就不能这样安然的在长安城养老了。
娘家在前朝呼风唤雨,张贵妃自然是在后宫作威作福,为了安抚张正,圣上将协理后宫之权给了张氏,只是这样一来,中宫、甚至是太后的日子,就都不好过了,皇后嫡子之事,想来与她脱不了干系。
好在张氏还未有孕,不然若是一举得男,恐怕局面会更被动。
好在圣上高瞻远瞩,早早的就开始在西北布下棋局,张正势大,经营了这么些年,如今也终于才算是见了成效。
“前阵子因着中宫有孕之事,张正向圣上施压,外敌扰境张党拒不出战,圣上不得已将玉清公主交由张贵妃抚养,”
“好在军中有血性者尚在,集结百姓上阵杀敌,如今西北传来捷报,圣上大喜,予以表彰!但又不好太过,只能命人将圣旨送去阵前,予以封赏。”
学生点零头,道,“听圣上还罢了两个拒不出战将军的官,这次也算是扳回一城。”
“不过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罢了!”另一位同僚摇了摇头,“嫡子早夭,如今这形势,皇后娘娘再有孕,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了。”
一阵短暂的沉默之后,黄秋白鼓励起大家来,
“咱们还是要往好处看,圣上艰难,咱们做臣子的自然是要竭尽全力的,”
“咱们努力了这么些年,冤假错案已正了大半!圣上现在是民心所向,定然能过了这一关!”
白氏在油灯下看着各府的帖子,这些都是冲着兰芝那丫头来的。
原也有属意她的淑尤的,只是她放出风去,她的淑尤还不着急,要再留几年,也就渐渐没有了。
妹妹万事按着她的意思来,那她就要好好挑挑了。
淑尤的事,老爷早就有话在先,坚决不许和贵妃家有牵扯,参与到朝政之事上去,她虽是心中有气,可也无能为力。
但她把兰芝嫁过去,老爷可不能什么吧。
兰芝那丫头,是个聪明的,她若嫁得好,日后对寅清和淑尤,也是只有好处的。
顾妈妈将煨好的乌鸡汤放在白氏桌前,“夫人劳累了这么些了,可有眉目了?”
白氏起身按了按太阳穴,“真真开始着手,才知道这是一件劳心劳力之事,也不知寅清和淑尤婚嫁时,要忙成什么样!”
顾妈妈心疼的将汤盅向前送了送,白氏拿起汤勺一点点了进了起来,
“瞧来瞧去,最好的门第,自然是威远侯府上!威远侯本就是皇亲,威远侯夫人又是贵妃娘娘的亲姐姐,只是过去只能做妾,正妻是万万不敢想的,”
“户部尚书家的幼子也不错,但毕竟没有世袭的名分,再来户部尚书年纪也不了,不准能在这个位置上待几年,寅清和淑尤能不能用得上还两,”
白氏又了两家,最后还是觉得威远侯府最是合适,只是做妾…
顾妈妈即刻明白白氏心中的纠结,赶紧道,“夫人大可不必多虑,且不威远侯家是泼的富贵,就算是去做妾也比旁人家的太太好了不知多少,况且世子还未娶妻,表姐若早早进门,先生下了长子,也算是有了依靠了!姨奶奶一家定会感激您的!”
白氏点零头,还是顾妈妈贴心,三言两语的她熨帖极了。
照着眼下这个形式,贵妃娘娘若诞下皇子,必是要立为太子的,日后继位,威远侯世子就是圣上堂兄加表兄、亲上加亲!到时候姨娘也是话算话的!
那就这么定了,明日她就去递话,早日将这事定下来!
“夫人,还有一事,二姐这段时间已经收到武英侯府三张帖子了,您,会不会真的像咱们前些日子想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