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武则天迁都洛阳,登基称帝,李旦就从皇帝变成了太子,一直到现在。
李旦这个太子之位坐得很不稳,因为时不时就有朝臣说太子谋反,如果不是臣属忠心,加上他的运气不错,李旦恐怕也活不到现在。
太子李旦之所以屡屡受到攻击,根本原因在于武三思,他看到自家姑姑当上皇帝,就起了异样的心思,希望武则天能立他为太子。
于是武三思联合朝中大臣,各种搞事情。
这次的刘思礼谋反案所牵连的三十六位大臣,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太子近臣,加上唐门被灭,太子李旦的力量已经被削弱到极低的程度。
此次二十五名内卫被杀,武则天震怒,她认定这是唐门的人所为,因此对于太子李旦的观感也降到了一个低点,武三思等人抓住时机立刻上表,希望皇帝能够废掉太子李旦,立武三思为嗣。
武则天显然心动了,但是考虑到朝臣之中有大量的挺李派,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武则天需要一个理由,一个正当废掉太子的理由,武三思等人领悟到这一点之后,立刻开始为皇帝寻找合适的理由。
朝廷的局势一度非常紧张。
话分两头,太子李旦怎么说也是在皇家中长大,还当过皇帝,长时间身处这样的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就算是个普通人,政治素养也能被培养出来,何况李旦并不是普通人。
在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后,他也出招了。
李旦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以退为进,既然皇帝找不到借口拿掉他的太子之位,那么李旦干脆就直接将太子之位让掉,当然不可能交给武三思。
李旦立即上书武则天,表示自己身体有恙,无法胜任太子之位,日后也难以好好的治理国家,请皇帝召回李显,自己愿意将太子之位让给李显。
这李显也是个倒霉孩子,被废之后就一直在外面流浪,生活困顿,一直不在神都。
李旦这一招不可谓不妙,当事人都愿意退了,那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事情就好办了,武则天和群臣立即达成妥协,召回李显,并立他为皇太子。
唯一不爽的就是武三思等人,虽然如愿废掉了太子李旦,但是太子之位并未落到武三思手中。
从刘思礼谋反案开始,到李显回神都成为皇太子,前后足足过了大半年的时间,这段风波才算是平定了下来。
黄崇在洪泽呆了两天,和狄仁杰算是有了那么一点交情,随后就北上,如同黄崇对狄仁杰所讲的那般,开始周游各地,一来见识见识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二来会一会天下的英豪,寻找更进一步的契机。
李显重新成为太子的时候,黄崇正在汴州,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就是笑了笑,没太在意,谁当太子和自己有关系吗?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