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二、过年的习俗(2 / 2)锦绣前程mm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热闹的是舞船灯,装扮表演的人最少,但是围观的人最多。舞船灯其实是描述媒婆送新娘的场景,由有三个扮演者和两个乐手组成。两个乐手一个吹唢呐,一个打铜镲,乐声热烈喜庆。三个扮演者走在前面的是胖胖的媒婆,只见她唇角点着一颗标志性的大黑痣,一手捏着喜帕,一手摇着一把大蒲扇,圆桶般身子夸张地随着乐声摇摆。她身后是美丽的新娘,新娘身上挂着纸制的贴满花环的船舱。只见她头上插满珠花,化着浓妆,娇羞地踩着小碎步踏着曲调扭动。新娘后跟着一位满头银发的梢公,手握船桨随着乐调勉力划动,偶尔梢公也会唱上一段小曲,媒婆在前应和。

这些都是各街道居民委员会组织的活动,各居委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娱乐群众,也图个喜庆。

英子和父母在人群中穿梭,掂着脚伸着脖子四处张望,双眼真是应接不暇!

“英子,那个摊位上有你喜欢的朱肠糕!”顺着母亲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一个角落放着一张小方桌,方桌上是一碟碟食指粗、两寸长、码放整齐的朱肠糕,用一个玻璃罩子罩着。

朱肠糕味道酸酸甜甜的,一直是英子的心头好!已经很久没有品尝到这个味道,英子还真是想啊!

“老板,朱肠糕怎么卖?”英字拉着母亲凑到摊位前。

朱肠糕摊位老板是一位烫着卷发的中年妇女,她仰起笑脸伸出三个指头:“三元一根。”

“这么贵!”英字惊得直咂舌头,小时候一根只要一毛钱,上初中是五毛一根,几年过去价格又翻了几番。

中年妇女忙摇头:“不贵!小姑娘,这庙会上一支糖葫芦也要十元钱!再说了,这是特色糕点,已经很少做了,这条街上只有我这一家喽!”

老板竟然知道奇货可居!英子哑然失笑,

“三元钱都可以买两斤米啦!实在太贵了!”母亲捏捏她的手示意她别买。

“这位阿姨啊,我现在很少做朱肠糕卖喽!在家里帮忙年轻人带孩子,碰上年底庙会才摆的摊,挣点零花钱,给孩子买糖果。你这有缘碰上,是吃一次少一次机会啦!”中年妇女对英子母亲温和地说道。在客家,年纪相仿不认识的陌生人都会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唤对方,以示尊重。

“老板有这手艺,不传下去!”英子掏出钱买了三根,三人每人一根。

老板挑挑眉:“现在的年轻人不愿学啊!嫌太累、太麻烦!都宁愿去外面大城市打工。”

“朱肠糕要绝迹啦!实在太可惜!”英子和父母离开摊位一边吃一边继续逛。

“外面的花花世界多好啊!我这让你回小城,你不是也不情不愿!”母亲斜睨英子一眼。

一根朱肠糕引起的血灾!英子不由张口结舌。

母亲已成惊弓之鸟,一句不经意的话竟然也可以让母亲想起英子就业的事情!唉!英子心里苦啊!

跟在身后的父亲忙打圆场:“庙会上卖的东西真多!看看,咱们好好挑挑。”

特色小吃真多啊!沿街的摊位一长溜,没有重样。除了朱肠糕,还有芋子饺、豆腐饺、水煮鱼糕、炒米果、芋头蒸糕、烤肉丸、金银宝等等,还看到她多年未见的杨梅软糖和炒糖豆。这是她上小学时爱吃的零食,十几年过去,像老朋友一样亲切!

英子感概万千:随着时间推移,自己离家乡越来越远,对家乡的记忆也会渐渐淡去,但这次庙会她将深深烙在自己的脑海中。当她回望来路,这一幕幕将温暖她前行的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