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生产力均值(1 / 2)书荒之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原本三人就一直在一起想办法,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三百万对于他们三人背后的小老板来说,自然不算什么,并且这三百万只是属于补偿款中的一小部分。

尽管是一小部分,但对于华新航天这个新公司来说,这也如同天降甘露,尤其在这个还没正式踏入烧钱时期的初创公司来说更是如此。

但不知道谢总知道后会不会暴跳如雷?兴许会直接fire掉他们?他们原本也是按照谢云逸的指示在做,原本公司让他们负责的也就三五个部门,财务部都不放给他们,后面他们再三申请,原本属于财务部的权利才向他们开放一半不到,这下好了,直接就出问题了!

这让他们也相当难受。

论谁来看,恐怕是个人都会将这“西迁补偿”当成是骗子的话术啊!

可偏偏他们还将信将疑派了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过去。

说是弄巧成拙也不为过!

他们再三联系谢云逸都联系不上,最终只得求助自己的以前公司的指派人。

作为职场老手,他们当然懂得基本规矩,事情绝不会轻易越级上报,出环节性问题,理所当然的就是找第一负责人,而整个公司到目前为止,第一负责人就是他们,这锅他们背了,也认了,可得让决策人知道啊!但第一决策人再三联系都没联系到,所以就联系到了身为股东的陈梓涛、伍智祥、李兴业。

这几个人在公司的身份,在他们以前的公司是鲜有人知道的,但他们恰好就是那极少数人之一。

但各自联系了身后的股东过后,这些少爷们的意思不尽相同:“看谢总怎么处理吧!”

最终,问题还是回归了死循环。

因为现在谢总的电话都打不通。

只是再次拨打电话时,电话通了是通了,但谢总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生气,甚至还很平静。

平静的让空气几乎停滞流动。

谢云逸“嘶”一声,他拍了拍脑袋,有些头疼的说道:“佳宇,我睡了多久了!这么多未接电话和待处理消息,你怎么不叫醒我?”

“5小时4分16秒32毫秒!佳宇将事情的经过调查的差不多了,佳宇认为这事并没有先生身体重要,因此就没叫醒先生!”

这样的说法,并不是第一次,因此也不新鲜了,谢云逸倒是好奇,这件事的缘由经过。

他静静第听着佳宇的故事。

“事情的起因是一条非常隐秘的消息,最早是从大洋彼岸M国国会披露的军费支出中栏透露出来的,时间是在四小时前,对面是凌晨一点钟的样子,从数据显示,对面的军费支出比例最高的一项是M军海底实验室,代号为U235,U为保密代号,占据了整个M军军费支出的百分之十五!

同时又有人在星空论坛上晒出了自己的统计,该统计很形象的刻画出了ELS最近几年的军费、国家基投资中同样有一项或几项保密支出,占据军费的百分之十二,占据国家基建投资中的百分之十五以上。

以上的统计还不算什么,也找不到任何逻辑连接点,但结合先生室友们所做的决策,仍然是3:1策略,华新航天被他们申请并加入了“高科技企业西迁计划”提案。

而华国,佳宇则做了一份更为细致的数据统计,这是一份极有水准的数据,如果不是欧盟那边的结算体系有点小瑕疵,也许佳宇都无法计算。

华国的年GDP有百分之十都用在了一项或多项未知的投资上,同样M国同样也有一项或多项未知的投资,它占据M国年GDP的百分之十五点七以上,ELS,OU盟,D盟也一样,大数据一统计,整个世界,除了完全无政/府地带,几乎或多或少的有部分投资是从未揭露过的,这样的投资,持续了几十年,先生想想看,整个世界GDP总和平均每年都有六点三五左右的投资用在了一个未知的方向上!

正如《2012》中面临的灾难一般,百分之九十的概率,各国政/府间进行了合作,他们建设了一个庞大的避难工事!从各种渠道汇集来的数据显示,各国从沿海大陆架附近的海底富矿中获取了不下于二十五亿吨品质高达百分之二十六点七的钛钒等结核矿,其中富有工业润滑剂之称,现代金属材料添加剂、中/央处理器心脏的稀土元素更是超过历年开采量的总和,就今年半年就达到了1200万吨,而明面上,全世界的稀土产量大约只有21万吨!

收集这项资料时,佳宇查看了市面上所有稀土大型供应商内部数据,囊括了M古、ELS、F洲、华国等等五十七个国家的稀土集团,与去年相比,稀土的产量同比增加十二个百分点。

而同时,佳宇对当下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科研研究成果进行进行了大数据比对,近二十年世界上的科研研究成果每年以百分之十五的速率进行规律递增,除非是有意控制,否则世界上自然出现这样状况的概率小于亿分之一。

学术研究上的递增速率并不能说明问题,但真正说明问题的是,这些学术性研究、前沿研究基本不在当下地球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上进行的。

反而像是在模糊的猜测上进行的研究,反倒是和佳宇逆向中渝12楼办公室的服务器、逆向X9时的逻辑有些相似,通过实物反向去推敲技术的过程!

建造大型避难所的技术就混杂在这些指向不明的学术性、前沿性/研究中。

其次,全世界钢铁产量在过去30年间,就明面上的数字,逐年间就呈现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增速,而实际上,过去三十年间,钢铁产量在以近乎指数爆炸的形式在往上逐渐递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