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入夜,高阳县的街头已是一派热闹。
十里长街,灯火辉煌,人声鼎沸。整条街上都被花灯占满,花灯式样繁多,造型美观,新颖别致。
云锦一身月白锦袍,一手牵着粉雕玉镯的小徒弟,一手拎着条金鱼灯笼,只是单单行走在街道上,便已是让人移不开眼了。
小徒弟出来得急,晚饭都没吃。
云锦先找了个地方吃饭。
是高阳县里最大的酒楼,环境十分优雅,可惜,今晚是高阳县最热闹的一晚,所以,花灯会还未正式开始前,吃饭喝酒的人很多。
云锦他们进入时二楼包厢已满,他们便选了个临窗的位置就坐。
云锦同小徒弟对着坐,靠里面的窗户坐,于是金鱼灯笼便放在了小徒弟的外边。
这金鱼灯笼活灵活现的,第一次在人堆里扎,可算是开了鱼生眼界了,小心脏兴奋着咧,可惜不能随意乱动。
小二过来,肖思瑶点了最爱,烤鸡和米饭,转而问云锦:“师父,你想吃点什么?”
云锦略作思索,又加了两道蔬菜,一道清炒水芹,一道拌黄瓜。
肖思瑶奇异地望了眼云锦。
自从那日她长成大人后,她便觉得云锦似乎有些不一样。
特别是在这吃食上。
她顿顿吃肉,然,云锦却是顿顿素食。
素食也就算了,最近竟然爱上了金银花泡茶…
“师父,你最近老上火吗?”
云锦喝茶水的动作一顿,他有那般明显?他想起那日早晨的尴尬,抵死不认:“没有。”
“哦”肖思瑶微蹙了下眉头。
人多,菜便上得有些慢。
他们靠窗的位置视野很好,肖思瑶撑着下巴朝窗外张望,外头的天色已暗了下来,这就显得灯笼的颜色更为好看。
肖思瑶赞叹道:“真热闹”
云锦顺着她的视线望去,笑道:“阿瑶没见过花灯会吗?”
“电视里看过,这样大场面真正身临其境地是第一次。”
“电视?”
。
肖思瑶想了想,解释道:“电视就是一个框框里放着的动态图案。”
云锦听得有些懵懂。
“就是我们在做什么,可以拍成一段影像,记录下来。”
“这般神奇?”
肖思瑶点头,心里明白有些东西要讲清楚真挺难的,于是,岔开话题问道:“对了,这花灯会有什么寓意吗?”
云锦说:“高阳县这儿多雨灾,几百年前的夏天,这儿连续下了一个月的雨,河水上涨,淹了很多农舍和田地,害得百姓流离失所,沦为难民,后来,朝廷请来了国师,做了场法式,在高阳县主干流中部挖出一条支流,将河水引入腹地,那儿恰巧地势低洼,雨水引走,高阳县即便多雨灾,也不至于再淹没,这百年间也算安生。百姓们为了感谢这位国师,便在每一年的今天,举办花灯会,也算是祈祷年年平安顺遂的意思。”
肖思瑶点头,“原来是这样,那国师倒是为百姓做了些实事。”在她映像中,国师没几个好人。
两人正说着话。
身边香风阵阵,一穿着绿萝裙衫的女子过来搭话,她眉目如黛,水润的桃花眼,挺翘的琼鼻,樱桃小嘴,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她的身旁站着另一名女子,那女子显得温婉,灵动的大眼睛瞥向云锦时,脸颊热了热。
“好俊俏的公子啊。”绿萝裙衫的女子说。
“公子,可以结伴同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