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文看王艮脸红耳赤的样子,灵机一动,激将道:
“如果你王敬止连这个胆魄和心气都没有,就当朕看错人了!”
王艮闻言,脱口而出:
“臣王艮,必不负圣上隆恩!”
一说完,王艮就后悔了。
王艮是有自知之明的,先不说能力与否,单一个资历问题,他在朝廷中就排不上号,建文二年的榜眼……哦,是状元。
但这根本不够看的,洪武年间的状元,就有十几个!至于榜眼探花之流,更是数不胜数了。
王艮深知,在官场上想要混得好,不止要有皇帝的信任和赏识,也要有同僚的认可,否则的话,你就是一名孤臣,就算有皇帝支持你,你也很有可能什么事都干不好……
无他,皆因同僚不服你!
人们一旦不服你,幺蛾子就会接二连三的来,虚与委蛇还是轻的,指着你鼻子骂你奴颜媚上都是正常。
如此的话,这个官当得再大也没意思了。
王艮顶着周围宛若实质想要把自己万箭穿心的眼神,正想着是否寻个理由推脱皇帝的任命,却不料朱云文根本没有给机会:
“王爱卿,那么这件事就说定了!以后你主持户部,朕就放心了!”
王艮:“……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还能说什么,千不该万不该自己都说了答应了,要再推辞拿皇帝开涮,那就很有可能是掉脑袋甚至祸及家人的事了。
如非必要,王艮当然不会主动寻死的,于是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朱云文见王艮终于认清现实了,当即开怀大笑,以示自己很满意,笑了一阵之后,又道:
“洪武时,胡惟庸专权谋反,先帝由此废除丞相一职和中书省,于是国家大权皆集于上。先帝不是凡人,自然一个人也能处理好国事。”
“朕近些年来,也可谓兢兢业业,想要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然而人力有时穷,朕时常感到心力交瘁!”
说到这里,朱云文暂且打住透一口气,心里却在想,朱元璋那样事必躬亲的做法,其实不好说好坏与否。
正常来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且偌大一个大明,千万的人口,广阔的疆域,真要是什么事都亲自去管,累也把人累死了,也必然会出现过失……
但是朱元璋不一样,他老人家是真的敬业,二十几年如一日,还真把皇帝当小吏使了,单是这一点,就不得不服。
更关键的是,朱元璋出身贫穷,始终心怀百姓,当了皇帝也矢志不渝,难道这还不能说明朱元璋这个皇帝至少是合格的吗?
然而朱云文知道自己没有朱元璋那么大的毅力,为了这个国家任劳任怨毫无享乐之意。
因此朱云文肯定要在两者之间找寻一个平衡,至少要把大多数事务让更多的人来共同分担,然后把最终的决策权抓在手里即可。
于是,朱云文准备把必然会出现的历史产物,也就是内阁,提前拿出来。
其实准确点说,洪武年间就出现了内阁的雏形,朱元璋先后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文华殿诸大学士,其主要权力只是顾问。
朱云文前身登基之后,悉数罢免大学士,各设学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