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的这些数据并没有出众的,没有意外,在今天的体测数据中应该倒数或者垫底的,只能说勉强及格。
测完了静态数据还要去测动态数据,三秒区内四点移动、底线往返跑、3/4场冲刺、原地起垂直起跳高度、最大起跳助跑。
三秒区内四点移动10.22秒
底线往返跑3.05秒
原地起垂直起跳高度75.66厘米。
张达的速度还不错,只是弹跳一般,以他的身高,在比赛中想扣篮的话,那是有点挑战性的。
体测进行完毕用了近两个小时,工作人员会将所有数据汇总,给现场的球探、经理和媒体都发一份。
球探们在场边看着数据,三三两两的交流起来,然后各自对自己心仪的球员重点观察。
从数据上看,这批球员并没有天赋特别出众的,毕竟天赋出众的也不会来这里,一般也不会把自己的体测数据像发传单一样,人手一份。
张达的数据总体来说算是一般,也就是说基本跨过门槛了,对于一些有需要的球队还算是有点吸引力。
但是这只是一些基本条件,至于能不能成材,或者以哪个NBA球员为模板之类的,还需要细致的考察。
所以也有一些球探对张达留了点心,毕竟多看几眼又花不了多少时间,反正基本条件有了。
体测结束后,球员根据训练师的指导,进行持球基本功的测试。
依然按照之前的AB组,在场地内进行低对抗的控球,运球,过人,上篮和投篮。
这个测试比较简单,杰里塔卡尼安有进行过这样的训练,训练师充当防守人,球员需要从中场起步,运球绕过几个训练师。
在进入三分线以后,在训练师的干扰下,选择合理或者自己喜欢的方式把篮球放进篮筐。
作为一名控卫,张达基本功并不差,但是他做的很认真,因为这个是他吃饭的家伙,这个项目他完成还不错,他怕的是高强度的干扰。
不单是他,几乎所有的新秀都会在NBA的高强度干扰下,变得不会打球了。
很多球员在NBA你以为他只是个木桩,球拿不稳,投也投不进,简直一无是处,恨不得换自己上去打。
但是他要换个对抗强度没那么高的联赛,个个都可以瞬间变身杀神模式。
现在进行的训练都是低强度的,训练师的干扰都是意思一下,把干扰换成抚摸或许会更加合适。
张达虽然完成的还算不错,一系列的动作都完成的还算流畅。
但是场边的球探都是老江湖了,他们可以看出张达的对抗能力还是不足,这对于一个控卫来说是比较致命的。
还有就是他的基本功,很多细节上还是比较粗糙,但也算是养成了习惯,只要多练还是可以练起来的。
结束控球基本训练以后,上午的最后一个项目是自由对抗。
32名球员自由组队,在场地上进行3V3、4V4的半场赛。
没有裁判,也不分胜负,就像打野球一样,你在开心怎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