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在这个时候,叶清寒能看到一个人的体面和尊严。
杨海晨的体温持续发热,从当天上午一直排到夜里11点,终于见到叶清寒。
叶清寒心里无比酸楚,她看了CT和血检结果,拍的肺部CT中,两片卵石状的白色的区域越来越大,几乎看不到黑色。
白色区域越大,病人肺部功能越差,病情严重,已经严重到了必须住院的地步。
可是医院床位紧张、暂无人接应。叶清寒走了三层楼,花了将近十分钟,终于找了一个空床位把杨海晨安置了。
没有氧气了,叶清寒就靠皮球捏(注:手捏球囊简易呼吸机),来给杨海晨维持呼吸。”
日常换氧方面,则是护士们需要承担的重任。二病区原属于普通病房,中心静脉供氧的氧压不够,所以临时启用了氧气坛(瓶装氧气)供应呼吸机使用。而有些重症患者每个小时都要换氧,不仅仅费时间,更费体力。
换氧交接时会有一段停顿,患者监测仪上的氧浓度就直线往下掉,一下子从百分之九十几落到百分之六七十。所以动作必须快。
但氧气坛有1.65米,比很多护士还高,需要很大力气才能操作。
护士都只是20出头的小丫头,一开始只能在地上挪,扶都扶不住。后来慢慢熟练了就好了,从两个人一起换氧气坛到一个人操作,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熟练。
在叶清寒眼中,二病区的护士们活力是有的,情绪也是有的。
她们既是20出头,会在防护服上写字,会因为委屈掉泪的小丫头,也是家里有事情也毅然决然留下,抹完眼泪继续坚守岗位的医护工作者。
医院那么多人,排队的人可以把病房大楼绕一圈。医院发热门诊大厅坐满了输液的患者。
安顿好杨海晨,叶清寒不得不继续看病。
这时又来了一个轻症病人,叶清寒让他在诊疗室观察,但护士告诉叶清寒,连诊疗室也住满了。
心急之下,病人的家属闯进了诊疗室。“我们只是呆在这里,万一有什么事,你们可以分一点氧气给他,肺炎患者一口气上不来,就完了。”
诊疗室床位都躺着患者,地上还躺着两个。最后,病人还是没能进入诊疗室。
家属说病人曾多次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抽搐。晚上,她带病人回到医院发热门诊救治,门诊大厅外随处可见挂点滴的患者,有的坐在台阶上,有的坐在车里输液。
为了吸氧,他们自带折叠床到门诊走廊上“蹭住”。
当晚,医院的保安推出第35个氧气空罐。新的罐体接连送来,供挤在椅子上输液的病人们使用。20多米长的过道,摆着七八张折叠床。“都是在等床位的人。”
这些病人都有着轻微的病情,因此没有优先收治,对于杨海晨严重的情况,叶清寒既替他觉得侥幸,也担忧。
江城市的定点收治医院,几乎每家医院的发热门诊都排着长队,人们拿着CT戴着口罩,焦急等待着。
床位早就满了,都是刚转走一个,马上就进来一个。
自称体温37.5℃的市民前来咨询,叶清寒建议他“吃点抗病毒的药和抗生素,回家继续观察,如果出现持续发热,再来社区医院报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