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弃老(1 / 2)哪吒不闹海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

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

酷暑难耐,阿蛮犹为怕热,终日里团扇摇断。

好不容易捱到晚上,虽有风,却如扬沸汤般,也是热浪滚滚。

玄清子替她取了窖藏的冰块,以羊皮囊袋裹了,她夜里需抱着那一堆冰睡。

正当她觉得凉爽惬意,昏昏欲睡之际,忽闻楼下传来一阵门板抓挠之声。

接下来,又似有野兽撕咬呜咽之声。

阿蛮觉得奇怪,便披衣起身来看。

这一看,却教她额蹙心痛不已。

店门外出现的,竟是她曾救下的六只狐狸!

六只狐狸瘦骨嶙峋,浑身是伤,为首的正是独眼的老大,为保护弟弟妹妹,在与屋脊兽对撕着。

阿蛮心疼不已,忙一脚踢开龇牙装凶的屋脊兽,呵斥道:“滚开,你这欺软怕硬的东西!”

屋脊兽委屈的扁了扁嘴,又回到屋顶上了。

阿蛮赶紧把这几只狐狸抱了进来,又叫来二替它们上药。

阿蛮听得它们叽里呱啦叫了好一会,总算听明白了。

原来是狐狸们压根就未曾在青丘安家,而是自己从青丘逃跑,一路还要躲避猎饶追捕,餐风露宿,历经半个多月,终于回到了阿蛮身边。

二翻起它们的脚掌给阿蛮看:“瞧瞧这帮崽子,蹄儿都被磨得血肉模糊的。它们跑回来,多半是只认旧主。”

阿蛮挨个抚摸它们的脑袋,爱怜道:“真是可怜见的。既然如此,你们便都留下吧。”

次日清晨,知秋起来见到昔日伙伴,开心得手舞足蹈,又去后院找了个隐蔽处,替它们搭了个窝。

阿蛮叮嘱它们,如今形势紧张,切不要乱跑,以免被人捉了去。

狐狸个个都点头,表示记住了。

知秋分别一一替它们取了名字,老大叫风,老二叫雨,老三叫雷,老四叫云,老五叫雪,老幺叫霁。

阿蛮听了不由得莞尔一笑,风雨雷云,倒是个好名字。

平日里,知秋领着它们在后院玩耍,若是店里恰好没客人,便放它们出来撒欢。

一日,知秋给它们喂完食没多久,就发现老幺不见了。

老幺霁是这一窝狐狸中最为调皮捣蛋的一只,时常自个偷溜出去玩。

知秋正要出门去寻,却见霁又气喘吁吁的跑回来了。

知秋遂拎起它训了一顿,霁也不敢反抗。

第二日,第三日也是如此,一喂完食,霁就跑得无影无踪。

后来,阿蛮逮住它在偷鸡,咬得一口鸡毛,问它笼子里少了两只鸡,是不是都被它偷吃了,它委屈巴巴的,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阿蛮气得罚它不准吃晚饭。

到了晚饭时,它见果真没有自己的食物,失望的走开了。

伏在地上闷闷不乐。

到了夜里,知秋担心它饿坏了,悄悄给了它个馒头。

它抱在怀里,却是许久不肯吃。

知秋假装离开,实际上是躲在一旁暗中观察。见它又偷偷摸摸溜出去,知秋赶紧尾随其后。

只见霁叼着馒头,撒开脚丫便往后山奔去。

它于一处陡峭山壁前停住,心翼翼的攀爬上去。

知秋都替它捏了把汗,好几次踩空碎石,差点摔下去。

后来知秋实在看不下去,冲过去提溜它起来:“霁,这儿危险,你这是要干嘛呢?!”

霁扭着身子挣扎得厉害,知秋只好放下它。

随后,它领着知秋来到一个石洞前,洞口已被一块大石堵住了,但仍留了一个拳头大的缝隙,霁便吐出馒头,努力的把馒头塞了进去。

一只枯瘦的手颤巍巍的伸了过来,把馒头拿走了。

迎…有人

知秋也是几乎被惊掉下巴,这荒郊野外的,怎会还藏了人!

他结结巴巴问道:“你到底是何人,怎被困在洞内?”

里头却是没有回应。

他虽只,但气力却大,独自便把大石挪开,发现里头被困的,竟是一白发苍苍,年近古稀的婆婆。

陡峭山崖,她是如何上来的?!

问了数遍,婆婆只是默默哭泣,不肯作答

别无他法,知秋只好将老人背回了客栈,替她擦洗更衣,喂了半碗软糯米粥,安抚她睡去。

第二日,知秋与阿蛮,听他提及崖洞,默然良久,决定要去看看。

玄清子立即道,也要与她一同去。

知秋在前头带路,不消多时便找到了那个洞口。

玄清子见了,疑惑道:“我们一路行来尚且颇费气力,而老人眼盲耳聋,断无攀爬之力,是如何能到簇呢?”

阿蛮叹气道:“这个其实并非然洞穴,而是被人凿出来的,这就是民间所言的寄死窑。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若是到了古稀之年,牙不松落,发不稀疏的老人,即被村民视为不祥,拖累儿女之人。子女便会将老人背到人迹罕至之地,或凿或砌出一个窑洞,将老人丢进洞里活活饿死。也有儿女不忍,故并不全封死洞口,或会在七日内送些饭食,然后再由其自生自灭。”

玄清子头一回听到“寄死窑”一,不由大呼道:“所谓百善孝为先,这般遗弃亲生父母生死于不顾,真是禽兽所为!简直是骇人听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