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曾见过那人一面,想追上他找人。”
“他便是之前拿着那枚玉佩找我的人。”沈宜修一字一句的说道。
“这么巧哦?”我有些惊讶。
“你还不相信我昨日的话?”沈宜修接着说道,“我再告诉你一个消息,他是旧昌邑王的人。”
沈宜修平静无波澜的声音,落在我耳中,却犹如一个惊雷。
我停住了脚步,愣在原地。脑袋还一时无法消化掉这个震惊的消息,嘴巴张了又张,却说不出什么话。
海昏侯大墓的考古发掘可是中国考古史的一座里程碑,天时地利人和都赶在了一块,才有了那惊世大发现。
一个在历史上仅寥寥数笔还尽是污点的传奇人物,安安静静地沉睡了二千年,多少王侯将相和那青史留芳的人物仅仅活在歌颂者的文字里,他却能在经受住地震洪水的洗礼后一鸣惊人,用一件件镶嵌着汉室荣耀的文物验证着纸间文明的真伪。
他或许是不幸的,也或者很幸运。
我本就对考古有着满满好奇心,再加上旧昌邑国邻近自己的家乡,就多关注了一些。
只是,毕竟隔了二千多年的岁月,他也没有为自己著书立传的爱好,真实的他到底是什么样子,任谁也说不清楚。更何况,人又是最复杂的,就算每日相对,看到听到的也未必是全貌吧。
可是,楚歌又怎会跟这样的一个传奇人物扯上关系?
我惊得半晌没有说话,惹得沈宜修有些担心,他伸出手在我眼前晃啊晃,直到我不耐烦的一把拂掉他不安分的手才作罢。
“你认识他?”沈宜修小心翼翼的问道。
“既认识又不认识。”我斟酌了一下,这样说着。
沈宜修跟上我的步调,不解的用着疑问的语调重复着我这句‘认识又不认识’的傻话。
“说认识,是曾经听说过他的一些传闻,但是我并不能分辨那些传闻的真伪,所以也可以说不认识。”我又怎么能告诉他,是在展览上,在纪录片里,在寥寥几笔的史书上了解到的一点皮毛?
“哦,你都听说过哪些传闻?”他锲而不舍的问道。
“我可不敢说,何况都是一些道听途说的,哪知道真假。”怎么说也是曾登上九五之尊位的人,怎好随便议论。
“恩?”
看他仍是一脸探究的表情望着我,我朝他笑了笑,脑袋里却在想着要怎样才能糊弄一下眼前这个想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
“你对传闻这么感兴趣?不如我告诉你一个关于你的传闻?”
“我一向不怎么出来走动,会有什么传闻?你不妨说说看。”
“有人说你好男风,不喜女色。”我憋着笑,假装小心翼翼地说着。
果然,沈宜修一张脸瞬间红了起来。只是,不是羞赧也不是尴尬,而是生气的那种。
“胡说八道。”半天也只说出了这一句。
“对呀,那些人太不像话了,怎能随口胡说。”我附和着,大有为他打抱不平的意思。
只是也许是我装的不太像,被他看出了一丝端倪。
“这是你道听途说听来的,还是本来就是你自己杜撰的?”
沈宜修识破了我的小把戏,伸出一根食指,指着我的鼻子问我是不是在编排他,之后又啰哩啰嗦把我教训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