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1还东西(1 / 2)葵小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碰到灾年,物价肯定会猛涨。到时候柴米油盐的价格都要翻番,钱都不值钱咯。”叶江想的倒是要比赵氏要长远一些。</p>

赵氏瞥了他一眼,道:“你倒是懂得多。”</p>

叶江嘿嘿笑了两声,道:“我也是听宋家小子说的。”</p>

“宋家小子,宋尧?”</p>

叶江嗯了一声,叹道:“这多读两年书,就是不一样。”</p>

“难怪你前些时候一下子买了那么多袋子谷回来,原来是早有预谋。”赵氏将针线篮子放回衣柜顶上,走到叶江旁边坐下。</p>

“用他们的话说,叫有备无患嘛。”那些文绉绉的话叶江不会说,就记住这么个词儿。</p>

赵氏趁着没人,在他的脸上啾了一口。</p>

叶江捂着脸傻笑。</p>

罕见的雨水接连下了个把月,可把村里人急坏了。眼看着水稻都要抽穗了,结果老天爷一直不开眼,这一瓢瓢水泼下来,别说是出谷子了,怕是都要被雨淋得倒在田里,颗粒无收。</p>

“老天爷啊,求您睁开眼看看,别再下啦!再这样下下去,咱可怎么活啊……”隔壁的李大娘双手合十的跪在堂屋里,不住地朝着外面磕着头,嘴里念念有词。</p>

李大郎有些烦躁的在屋子里踱着步子,不停地叹着气,眉头也是皱的没边儿了。庄稼汉都是靠天吃饭,若是庄稼没收成,今年的日子怕是会很难熬。</p>

李老汉见儿子在眼前晃来晃去,不耐烦地说道:“别再晃了,晃得我头都晕了!”</p>

不得已,李大郎只得在椅子里坐了。</p>

“你们也别愁眉苦脸的了,说不定过两日就天晴了。”李老汉倒是个乐观的性子。“就算庄稼不成了,不还可以出去做工嘛,饿不了肚子的!”</p>

“说得轻巧。没个手艺傍身,能挣几个钱?”李大娘唠唠叨叨的说了好一阵,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冒出一个想法来。“隔壁叶老二不是准备弄个家具铺子嘛,要不让大郎过去跟他学艺打个下手?”</p>

“得了吧!就大郎那浮躁的性子,能静得下心来学手艺?”李老汉不是没想过这茬儿,只是儿子是个啥性子他心里一清二楚。不过有几斤蛮力而已,也就能做做粗活儿,木匠那种细活儿他可做不来。</p>

“不学艺,帮着打打下手总可以吧?”李大娘越想越觉得这主意不错,想法一旦在心里生了根就不会轻易地打掉。</p>

这不,等外头的雨下小了些,李大娘就打着伞去了叶老二家串门。李大娘是个直性子,心里藏不住事儿,就一股脑儿的把来意说了。</p>

叶江本就有请人的打算,见李大娘主动找上门来,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递枕头。“我正愁没人帮忙呢,那就让大郎试试?工钱我出二十个铜板一天。”</p>

二十个铜板一天,可是按照木工的价钱给的,已经算很好了。</p>

李大娘听他这么一说,高兴地咧开嘴笑了。“哎,那真是赶上时候了!”</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