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科研小组(1 / 2)敖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建国最近实在是前所未有的忙碌。

虽然自己只是星河机电厂的掌门人,但作为星海科工的股东,他当然也有必要为了尽快推动机械义肢的商业化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比他还忙的在别的公司真不敢说,但是在星海科工,那是真的不少。

别的不说,就星海科工的总经理袁明,他整天就忙的像是个小旋风一样。

再往下,商务部的人都像是季风一样在市场上拼命的吹。

车间里的师傅们一个个都像是小陀螺,忙的根本停不下来。

就别说在他们手底下干活的车床和各种机器。

至于研发团队,看起来整天在实验室里不怎么走动,似乎能算的上是星海科工里最轻松的一批人了。

可问题是,他们的动并不是体力上的动,而是脑力。

整个团队要么坐在电脑前,要么站在试验台前,一个个简直都忙成了石头人。

至于整个星海科工最核心的王然,他也同样很忙。

要做的和能做的事情简直太多了,仅仅只是技术侧的事情就已经让他有些手忙脚乱,就别说之前还曾经设想过的要做什么宣发,做什么平台之类的事情了。

这些东西他已经全盘交给了手下去负责。

在这些事情上,还有谁能比的上一个拥有百万粉丝,做活了多个自媒体账号的李强经验更丰富?

就算在某些领域李强并没有做到最好,也并非是最好的领导人选,但只要加上他是王然能信得过的兄弟这一条,那就足够了。

人的能力是可以慢慢来锻炼的,而且这时代很多领导只需要有一个领导的能力就行了,并不需要本身的业务有多强大。

在一向都不怎么注重领导能力培训的国内,这其实还是挺不好的。

相比之下,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在这方面可就重视的多了。

在管理学这方面,人家的确很强。

这或许也是跟文化底蕴有相当程度上的关系。

华国人总是比较内敛,在做一件事之前就一定想要先将其吃透了再说。

而在西方的互联网公司里,他们鼓励的就是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提出想法,主动带领团队攻关。

文化之间的差距还是导致了相应的不平衡。

将一切杂事全都交给手下人之后,王然就专心带领自己不断扩充的研究团队进行技术攻关。

现如今他的团队在经过明科集团的事件之后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打响了自己的名号。

再去找猎头或者进行直接招聘,效率比之前都高出了不知道多少。

随着团队的不断扩张,各方面研究人才的不断加入,王然也总算有能力将他们分成各自研发方向不同的小组。

目前最核心的小组自然还是机械义肢相关的小组,这毕竟才是星海科工短时间内稳步提升的关键所在。

而且在这边的研发投入未来的对象将会开枝散叶到全行业,是必须要重点进行关照的。

剩下的很多小组,类似于材料化工,电池模组,设备微型化,芯片设计等等,所有的研发小组都在并行进行。

这里面的电池模组与微型化的优先级又被放的更靠前一些。

没办法,谁让这里面的资料王然都能想办法从医院里扣出来一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