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想要伐齐,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当年秦兵东出,因韩赵阻隔,只好暂且搁置。等灭了三晋、顺带攻下燕国蓟城后,嬴政便询问王贲、李信:大军可否继续东进、诛灭齐国?
楚人顽强坚忍、齐人迂腐懦弱,世人皆知。二人权衡利弊、思索许久,一口咬定:伐齐不如伐楚。
嬴政只好派兵南下。等到现在,山东六国已灭其五,只剩下一个齐国。不管怎么说,伐齐的时候都已经到了。
只是,自王贲等人回到咸阳后,嬴政一连询问过好几回:什么时候可以动兵?王贲总是不谈兵事,反而说起来关中、巴蜀的人丁、收成情况。
倒不是说王贲过于谨慎、或者李信被打的怕了,实在是现状使然。单看大秦现在的国力,并不允许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用兵。
大秦用兵太过频繁,又打的太狠,动辄调动军卒三四十万,而且往往分兵几路。虽说最终也都得胜了,可期间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比如王翦攻赵。先于秦王政十一年,乘燕、赵交兵时,分兵两路、乘虚而入,一路拿下赵邺等地十余城。等到赵军反应过来、据险避战后,两军则开始僵持起来。
一直等到秦王政十三年,秦军攻下平阳一带,杀扈辄、灭守军,这才能继续挥军北上。
然而,大军刚刚到达宜安,却被赵国大将李牧所败。秦军损失惨重、难以为战,双方又继续僵持下来。
到了秦王政十五年,王翦再次挥师北进。先分一路兵马奔袭邯郸、牵扯赵军;自己则亲率主力进发上党、井陉,想要将赵军拦腰截断、逐个击破。
可又被李牧大败……
直到秦王政十年,赵地饥荒遍野、饿殍连天。王翦又率大军东出井陉,以离间之计,惑乱赵国朝堂。
赵王罢黜李牧,任用赵葱、颜聚。
王翦得知,急忙率军猛攻,诛赵葱、灭颜聚,一路上势如破竹,终于大胜。
之后,秦军便举兵南下、围猎邯郸。不出三月,大军踏平赵宫,得郭开、俘赵迁。自此,赵国覆灭,赵人绝祀。
这一场战争从秦王政十一年开始,一直打到秦王政十年结束。王翦与李牧,先后动兵罢兵、厮杀对垒,僵持了年。年之中,战死伤残的、老弱退伍的、失散逃亡的,一批接着一批,每年补充的新兵也从几万增加到十几万。
大军所用的物资,先不说军械,单单是口粮,按每人每月一石来算,四十万大军一个月就要耗掉四十万石粮食。而实际上远远不止,王翦攻赵时,为防匈奴、北胡南下袭扰、乘虚而入,派蒙恬将兵二十万,据守在上郡、北地各主要关口。
这就要再加上二十万。
大秦的国库早就已经空了。这一点,相府知道、国尉府知道,嬴政自然也知道。
自灭楚之后,朝堂之上虽每日都在讨论如何伐齐,可每次讨论到最后,始终难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