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章 丰硕的武库(2 / 2)焕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即刻命人往山中坞堡,护送宋伯一行人前来掖县。”钟朔咧着嘴下令。

眼下前番从曲成县缴获的制弓物料已然不多,正好可以让宋伯前来掖县将这批物料给用起来。

“另外,再命人督促民夫将山中落叶松木一同运出来。”

“是,将军。”宋襄屁颠屁颠地去安排了。

武库中除了大量的盔甲、弓和武备物料以外,自然还有大量的环首刀、弓矢、长矛和长槊。

其中整齐插放在兵镧上的长槊,至少超过200柄,其反射出一道道的寒光,令人生畏。

长矛和长槊,本是同源,只是此时相对于步兵用的长矛来说,长槊显然更为金贵。

长槊槊刃可达四尺,槊刃狭长颀直,如同一柄厚重钢剑,由百炼精钢而制。

单是槊刃,锻造时所费所需财物、人力和时间,便不是普通环首刀所能比。

而其长柄,也并非只是简单安装一根长木棒而已,而是一种叫积竹柲的复合材料。

其一般选用坚固颀长的木杆为芯,外层则是以相对柔软的,弹性良好的竹条篾合,然后用丝麻或者藤条紧紧缠裹,最后在涂漆制成。

如此制作的长杆,自然比单纯的竹木杆要更为坚韧适手,能够显著提高长槊的质量,大幅减少骑兵在高速冲击刺杀时长杆发生折断的概率。

因此,制作一柄长槊所费财物、人力和时间,恐怕不会比一副筒袖铠低。

正是因为马镫出现后,其与骑兵结合,冲击敌阵时有着巨大的杀伤力,长槊也一直是官府禁止民间拥有的兵刃,往后历朝各代大都延续这一法令。

当然,即便能够允许拥有,普通百姓一般也难有财力和技术打造如此杀伤力巨大的兵刃。

而这也是后世很鲜有长槊出土现于后世的重要原因。

眼下,武库中竟然有两百余柄长槊。

加上前番从各处缴获,全军之中至少有长槊300柄。

若是能够有一队300骑兵,各手执长槊,直冲敌阵,其带来的冲击力,恐怕足以令一般军队心惊。

已经扬名于天下,打得西晋王爷们尥着蹶子逃的乌桓骑兵,便是在幽州王浚的大量武备的支持下,包括铠甲、长槊和具装等,才能够更加肆无忌惮地席卷中原各路兵马。

既然武库中有大量骑兵用的长槊,那城中马厩岂不是有不少战马?

钟朔突然想到,忍不住眉头一挑,然后便带着众人急忙往掖县的马厩而去了。

果然,当他看到这一片马厩的规模时,当即乐得能够被人看到扁桃体。

稍后便有控制此处的一名队主前来汇报。

“启禀将军,此处共有马匹五百五十匹,其中堪用的战马逾两百。”

这可是超过三百辆坦克啊。

“务必悉心照料战马,若有所失,拿你是问。”

“遵命。”

“另外,即可传令灌京和曹陵,命其在全军挑选健者两百,即日起教授骑术。”钟朔再次下令。

相较于北方其他民族自小在马背上吃喝拉撒,精熟骑术,一直是农耕文明的中原汉人,很难在此与其一较高下。

因此,要操练出一名合格的骑兵,显然不是易事,而这只是骑术而已。

要其能够在马上精于骑射,直至能够持槊冲阵,那难度自然更大,甚至要比培养弓箭手要难上几个层级。

“再叫宋襄前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