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圆满回归(2 / 2)三斤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精神空间里并没有时间的概念,本以为会和小说中的系统一样,不论过去多长时间,外界总是一刹那。

先入为主的思想,让他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从科学角度来说,精神空间内的时间不变,但是穿越副本可能跨越了维度,在次元维度中度过的时间会投射到现实中。

副本中两次86年时间,地球时间已经是两年后了。

在地球消失后的第一秒起,火星空间站总指挥“林运”司令,宣布火星历诞生。

在这两年里,火星空间总站,陆陆续续派出了十余艘探索飞船,令人惊惧的是。

地球就像被巨大的罩子包裹起来一样,在罩子的范围内,光速的衰变曲线愈演愈烈,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个正在塌缩的空间。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来说,足够致密的质量能够使时空弯曲,从而形成一个不可逃脱的区域边界,在这种“事件视界”中,光速会被扭曲,曲率会无限制的下降。

包裹住地球的罩子,如果继续塌缩下去,按照现在的速度只需要两万年,地球就将变成真正的黑洞。

火星历三月,发现了这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后,林司令宣布了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决定。

“人类存续计划”

已知地球变成了正在塌缩形成的黑洞,如果还留在太阳系中,那么这颗距离地球只有5500万公里外的行星也难逃厄运。

只有抛弃地球,走出太阳系,才有一线生机。

而第一次消息,便正是“人类存续计划”的第一条决定。

只要提交申请,那么就有百分之50几率被抽取选择坐上尚未完善成功的移民飞船,前往太阳系外。

一半人都将被迫选择离开太阳系,去往广袤无垠的银河系寻找新的家园。

人类总以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一天可以发现宇宙的终极奥秘,但可惜的是,我们连走出银河系都无比艰难。

从文明诞生以来,无数的人,无数的科学家都在试图观测宇宙,试图揭开他的面纱,而在近代,两位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牛顿终于用公式计算出了宇宙的基本定律。

爱因斯坦指出,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不可能超过光速,只有没有质量的光子才可以到达光速,这也就决定了,人类以前现在未来永远都不可能达到光速。

人类的结局很有可能被永远的困在银河系中,就连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探测器,也需要三万年才能飞出太阳系。

而太阳系之上的银河系更为广袤,就连光穿梭一次也要长达十万年之久,按照人类的寿命计算,需要5000代人才能完成,这还是建立在以光速航行的基础上。

而当光速航行无法实现时,人类只剩下了两种办法,“时空穿越”以及“曲率飞行”。

191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首次提出了虫洞概念,在宇宙中存在连续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隧道。

一旦人类可以利用它,就可以构建出“爱因斯坦-罗森桥”,瞬间穿越到几百万光年之外,然而,直到一百多年后的2122年,人类仍然没有捕捉到虫洞的存在。

而在其后的1994年,阿尔库维耶雷提出,可以制造一种能够令前方空间收缩而令后方空间膨胀的引擎,以空间的“变形”来推动飞船前进。由于空间膨胀的速度没有任何限制,所以这种飞船的乘客可以感知到自己的速度超过了光速。

如果能够实现,飞船将会是被一个“曲率泡”裹挟着前进。它在本地参考系内没有任何加速度,也就不会受到广义相对论的速度制约,而且不会出现知道时间变慢等相对论效应。

林运司令提到的计划中,正是以火星为第二个家园,置死地而后生,选择留下的人采取第二条决定,就地发展,研究出如何“捕捉虫洞”“曲率飞行”,离开这里。

所有人,不论是普通的空间站工作人员,还是各行各业的人士,甚至就连整个火星空间站决策团,包括林运将军在内,没人会选择去救地球,去研究怎么逆转黑洞的形成。

“逃离”是整个计划的核心部分,留下的人和已经走的人,区别无非是早晚而已。

在陆续发射出去的移民飞船中,并没有携带太多物资,所有人都进入了休眠状态,只有当人工智能捕捉到适合人类生存的生命行星时,他们才会逐渐被唤醒。

剩下的大部分物资都集中到了火星上,这些物资本就够完整的开发火星,但现在,都被征用为军用物资。

所有的娱乐设施全被拆除,一座座研究院拔地而起,在这里,人人都需要学习,“为祖国崛起而读书”变成了”为文明延续而读书”。

第二条消息中,正是开放课程选择的时间,很显然,方哲在副本中,没有被唤醒,错过选课的他被系统根据之前的公民信息,自动分配到了太空植物的研究课程中。

得,就算回到现实,也还是要种地,不过这次不种庄稼,种太空植物,这是一种理想中的模型植物。

在人类无数年的研究中,如果以能量利用总量为评估标准的卡尔达舍夫分级,迄今为止,线粒体依然是人类所见能量转化效率最高的发动机。

如果飞船的供能系统可以达到线粒体的同等效率,那基本就可以半步跨进曲率运动的层面,起码供能问题被解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