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精致的生活(2 / 2)凯夫拉头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米粥是温的,还不用自己洗碗。

有个丫头就是不错。

张苍水不免自嗨起来。

“水儿,去府城买些库林草回来,家里的跳蚤该治治了。”

张徐氏颇有些自豪的说道。

500两银子能买10套房屋或者20亩水田,一匹骏马,三头耕牛,一个未来媳妇,她如今也是个富农了,生活不能将就。

倒不是她贪图享受,孟母三迁的道理她很清楚。

孩子的生活环境最重要,要好好培养一下张苍水的修养。

那么从日常起居做起,免得将来在官宦人家面前露了怯。

“去南城根狗市买条大狗和一只小猫回来。”

张徐氏接着嘱咐。

狗用来看家,

猫用来抓四处乱窜的老鼠。

“去木材铺订购一套家具,不要太贵。一个饭桌,一个书桌,一个八仙桌和四张椅子就够了。钱要省着花。”

“去买齐笔墨纸砚,让你把你爹的诗集临摹一下。”

沈炼是越中十子之一,诗书大家,自号青霞,编纂有青霞集一套。

以前没有条件,也不敢暴露,如今有了家资,经得起抄写一遍烧一遍,该让张苍水了解一下自己父亲的才华。

“去买些女红,扯些花布和棉花,买些针线和顶针回来,我帮你们做两套衣裳。”

“请泥瓦匠来一趟家里,我有话叮嘱他们。”

“......”

张徐氏打开话匣子,说的张苍水盯着大槐树上的老鸹窝,不住的哼哼。

其实张苍水有自己的打算。

这里的家是租来的,不用花费心思修葺。

他要在宣府城买一套两进的住宅,把张徐氏和小翠接进去住,离开这个没有人情味的地方。

然后买一个铺面,把沈庆余堂开起来。

盐茶需要盐引,茶引才能做,跟官面上的关系一定要打通,本钱也大。

他没这个资本。

张苍水想先从铁器和小物件下手。

有巴特尔这个大客户,不愁没生意做。

要快,

一旦茶马互市开启,铁器价格一定高涨,先囤货才是,光吃差价就能赚几倍的利润。

至于那些小物件,张苍水一早就想好了。

边贸卖茶都是大宗进出,小包50斤,大包100斤。

张苍水要做1斤,5斤的包装,从差异化上做文章,挣小钱,做大名声。

他是个雕刻高手,在盛放茶叶的盒子上做文章手到擒来。

茶叶盒用完,还能放女红,针线,银子,铜钱等小东西,不光鞑子喜欢,本地人家也会喜欢。

还有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承载着张苍水的雄心壮志。

那便是烟斗。

制作烟斗很简单,换着花样做也不难。

木制,瓷制,玉制,混合制变着法的来,专门挣有钱人的银子。本小利大,近乎抢钱。

把烟斗和烟叶免费供应给巴特尔,半年后吊起鞑子的烟瘾,银子会源源不断的送到手里来。

PS:

烟草在中国的应用历史悠久,甚至有“烟草原产于中国”之说。

“中国之有烟叶栽种,早在汉朝以前。到了汉时,已设吏专管征税。”

1575年(明朝万历三年)中国的烟草从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台湾、福建,并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1579年把鼻烟带到广东,于是抽烟就在中国流行开了。综合文献记载,中国本土应该产有烟草,只是与外来烟草种类不同,效力亦有不同。

这是普遍的说法,但是一起考古发掘让事情有了变化。

1980年,郑超雄参与了合浦县上窑明代窑址的挖掘工作,当时发掘出三件瓷制烟斗,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烟斗实物。郑超雄还记得瓷烟斗出土时,好奇的民工们曾放入烟丝烧吸,通气状态良好。

既然出现了烟斗,必然离不开烟草。

自从三件瓷烟斗出土后,潜心研究的郑超雄对传统观点产生了质疑,其中最重要的依据就是一同出土的还有一件压槌,压槌背后刻着“嘉靖二十八年四月四日造”,说明合浦上窑窑址可确定的年代为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

若以时间推算,合浦瓷烟斗比烟草传入我国的时间还要早26年,此外,根据窑址的堆积物情况分析,该窑使用时间很长,年代上限可能到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至1521年)。

据《明实录》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五月记录:“两广奸民,私通番货,勾引外夷,与进贡者混以图利。”由此可见,葡萄牙海盗曾在中国两广地区强行推销他们带来的货物,其中自然包括烟草种子。

主人公在嘉靖三十六年的宣府搞烟草买卖,并不是不可能。

这东西利润极大,后世的税收高达万亿之数。

当然,这也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

《不居集·烟论》记载:吸烟者“频频熏灼津涸液枯暗损天年”

那个时候的古人就已经知道了香烟的危害。

不光如此,烟草除有害国民健康外,还影响了社会稳定、干扰了国内正常的粮食生产和经济秩序。

王逋《蚓庵琐语》记载,“关外人至以匹马易烟一斤。”

方式济所撰《龙沙纪略》记载,“边卒携一缣值三四金者易二马,烟草三四斤易一牛……”

这造成“一亩之收,可以敌田十亩”的经济现象。

毁田种烟成了必然趋势,跟南方推行的“改稻种桑”一样难以平衡各方利益。

主角有自己的办法解决,后面会详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