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现在能见一太阳是一了,你们看着不像是本地人啊,是从外地过来旅游的吗?”老者问道。
“嗯,我们是从海南过来的,就想来看看传中的西湖是什么样的,而且啊,我很久以前也是浙江人士,只不过那时候没机会过来这边一览西湖美景,现在女儿们带我过来也算是了了我的一桩心愿了。”
“那你的女儿可真是孝顺啊,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人,我给你们讲讲这个断桥的来由吧。”
“好的,您请讲。”
“很早以前,从孤山到西湖白沙堤有一座木桥,这座木桥是孤山到西湖白沙堤的必经之路。木桥风吹日晒,桥板经常烂断,行走非常不便。
桥边的茅舍里住着段姓夫妻,男人在湖里捕鱼,女人在门口摆酒摊卖酒。但由于因酒味不佳,生意很是冷清。
一傍晚,酒摊关门之际,来了一位白发老人,老人衣衫褴褛,是从远方到来,身无分文,想要留宿夜。
段家夫妻见他年老可怜,便留他住下,并烧了一条鲤鱼,打了一碗酒招待老人。老人连饮三大碗,便躺倒在床上入了睡。
第二清晨,老人为了感谢段家夫妻的招待,赠与了他们三颗红色的酒药帮助他们酿造出好酒,随后便离去了。
段家夫妻将酒药放在酿酒缸里,酿出了颜色猩红的酒,口感甜醇无比,香气袭人。后来,段家猩红酒名声远扬,顾客盈门。段家夫妻也拆了茅舍,盖了酒楼。他们积攒了一笔钱,准备答谢老人。
三年后的冬,老人来到了段家酒楼,夫妻俩喜出望外,想要留老人长住他家。然而老融二便要告别。临别时,段家夫妻送给老人三百两银子,老人推辞了,让他们把钱用早要紧的地方上,便走上向木桥。
老人刚跨上木桥,便跌进了湖里。夫妻俩急忙跑去相救,却见老人立于湖面,如履平地,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飘然而去。
段家夫妻这才知道,老人不是凡人。想起老人临别的话,夫妻俩用那笔银钱在原来的木桥处,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桥。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桥断。
乡亲父老怀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后来,因为“段”、“断”同音,便被称为断桥。”
“哦,原来断桥还有这么一段来由呢,真是涨了见识了。”
就在他们听故事之际,西湖边际泛起了微光,渐渐地,边朝霞四起,西湖面上印着边的霞光,形成了一道美不胜收的景象。
自古就影上有堂,下有苏杭”之,杭州的美,不是那种被媒体吹出来的美,而是的的确确美的脱俗,美得无可争辩,美的名正言顺,美的让人心服口服。
渐渐地,开始亮了起来,人也渐渐地多了起来。
路上的游客还有好多是身着汉服的姐姐,汉服在这里倒也不显得突兀。
“老姐,早知道我也带我那套汉服过来了。”
“你也买了汉服呀?”
“对呀,我看中一套,老好看了,我就买了。”
“还好我机智,知道要来杭州,我早早就准备了几套汉服了。”
听到这,林颜紫不由得对她姐竖起了大拇指。
“老姐,你真棒,那晚上我们换上汉服再出来逛逛吧,我想看音乐喷泉。”
“嗯,好。”
林颜紫她们沿着湖上的那座长桥走过去,突然看到前方围着好多的人。
“前面好热闹啊,我们过去看看吧。”
“好。”
她们走过去一看,人群围着的是一个穿着汉服的哥哥,他手里抱着一把尤克里里,这现代的乐器和他这身汉服倒也没显得格格不入的,他此时正在弹唱着80后和90后们耳熟能祥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