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本地老百姓外,土地改革还照顾了军户。无论你是来自何方,只要加入楚军,一个名额便能获得二十亩的良田,同样,山地为四十亩。承包的土地可由家属劳作,也可以转承包给其他人,坐等收益。如此操作,无疑刺激了青壮的热血,家中不是独子的都有人来参军。
这一则改革制度,金不焕深深明白,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至少需要年月的累计,才能逐渐覆盖。
当然,在一开始的实施中,很多官宦大户都一万个不愿意,甚至有人纷纷指着金不焕的脊梁骨大骂,但是,在柳如梦铁血手腕的镇压与恩威并施的操作之下,让那么不太配合工作的上百颗人头落地后,漫骂之声消失了,那些官宦大户也老实了。
除了土地改革,金不焕曾经在田间与老农交谈过,
楚州田地,一年两季,大春是稻米,春是麦子。大春亩产平均两石左右,也就是二百五十斤左右,交租百分之三十给田主,上税百分之五给帝国,自己仅剩下一石四斗米左右。春麦子,亩产不到两石,交了租和赋税,农户只有一石左右。
对于古代而言,不受荒年影响,这个收成已经算可以了。然而,对于前世的现代文明而言,这个收成却与荒年差不多了。
在金不焕的记忆中,前世的春产值好的有个七八石收成,大春稻米的话,若是袁隆平搞出来的杂交水稻,产值能达到一吨,相当于十七八石了。
那种杂交品种,他没办法研究出来,但是现代农业的先进科技,他却手到擒来。
大米也好,麦也罢,都是农作物,所有的农作物都需要营养供给,它不会话,但是它会以表象来表达它需要何种元素。
所有的农作物,都离不开氮、磷、钾三种大量元素,以及硅、钙、镁、硫等中量元素及十种微量元素。宛若一个孩童,刚生下来需要母乳喂养,到一定时间段才添加辅食,随着慢慢成长,从而添加不同的食物。农作物也是如此,什么时间段施什么化肥,有利于它的健康成长。如此简单的道理,只需要了解这种作物特性,只要了解十七种农作物所需要的元素,便能对症下药,让农作物增产增收。
金不焕搞改革,专门组建了专业的农业科技衙署,进行了深入化的研究,进军化工行业。他相信,要不了两年,只要大面积推行新型农业技术,种植一年的土地,抵得上传统种植五六年。这是最少的倍数。正所谓民富国强,老百姓富裕了,国家才会强大。
……
时间匆匆,一晃三个多月过去。
三月以来,战神军的四路人马已经回来三路,入侵各城池的蛮军十二部族已被歼灭十之七八,剩下的漏网之鱼,都偷偷逃回了南荒十万大山。
蛮王落蒙率领的九万大军,进入江东地界后,与项氏展开了激烈的交战。
由于双方都有火铳在手,打起仗来十分惨烈。项氏拥有两千支火铳,虽然人数上不如蛮军多,但是占霖理优势和武器优势,稳稳的占尽了上风。
蛮王落蒙在两次大败之后,损伤人马近半,或许是仇恨之火被点燃,落蒙并未退兵,大有一副不拿下江东誓不罢休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