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比肩曹植,称得是对一个诗人,最高的评价。
“母妃言重了,儿臣不敢当。”
罗昭拱手谦辞。
“行啦,诗我拿到了,就不打扰你读书了。”
杨妃将那篇诗作,小心的揣入怀中,如获至宝一般,起身便要离去。
罗昭起身相送。
杨妃忽又想起什么,回头笑道:“昭儿,你可知你那篇《出塞》,你父皇和我是如何看到的吗?”
“儿臣不知。”罗昭摇了摇头。
“是恪儿特意跟魏王讨要,送往宫中给我们欣赏的。”杨妃淡淡道。
蜀王李恪?
罗昭思绪飞转,揣摩着杨妃这番话的意思。
杨妃则轻声叮嘱道:“恪儿能文能武,倒与你有几分相似,只是远不及你而已,有空的话,多去蜀王府走走,替母妃教教他吧。”
罗昭这下明白了。
杨妃这是在替李恪,有意的拉近与他的关系,想要笼络于他。
“母妃过奖了,儿臣可没资格教蜀王殿下。”
罗昭既没答应,也没有拒绝,回答模凌两可。
杨妃也不好把话说的太开,笑了一笑后,便走了出去。
此时的李丽质,还沉浸在罗昭的诗中,等到杨妃走到院中时,她想躲已不及。
“母妃不留下来吃顿饭吗?”
李丽质按定心神,故作淡然从容。
杨妃先是一怔,旋即笑道:“不打扰你们小夫妻了,我赶着回去,要把你这驸马的传世佳作,与你父皇共赏。”
李丽质也不挽留,一路将她送到了府外。
临行前,杨妃叮咛道:“丽质,昭儿他家世虽算不世代公卿显贵,但他才华气度,却是世所罕见,这样的好男儿不多见,你要好好的珍惜才是是,切记。”
杨妃如此盛赞罗昭,李丽质心下暗暗自豪。
她便福身一礼,低低道:“多谢母妃教诲,儿臣铭记。”
杨妃方才点点头,了车驾,还往皇宫。
目送杨妃离去,想着她适才的话,李丽质不禁抿口浅笑,秀眉间闪烁着几分幸福。
她回到书房外时,罗昭已经重新埋首书卷之中,依旧是那副书痴的样子。
李丽质倚在门口,凝望着少年刻苦读书的样子,竟瞧着有几分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