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儿臣流着杨家的血,将来他们无论谁做皇帝,只怕都不会让儿臣和母妃善终,儿臣是逼不得已,不得不争!”
李恪语气神情中,略带几分悲壮。
杨妃苦涩一叹,便道:“过几日,我去长乐府时,替你说提几句吧。”
“多谢母妃。”李恪暗喜。
…
三日后,长乐公主府。
罗昭的那篇《出塞》,早已遍传长安城,成了达官显贵,平民百姓们议论的焦点。
此刻,罗昭却闲坐案前,望着眼前宣纸失神。
就在他出去练了一路枪法的功夫,回来后,这案几就多了笔墨纸砚。
“驸马爷,这是殿下让人送来的。”侍奉的宫女解释道。
罗昭明白了。
当天离开魏王府,回来的路,李丽质一路都对他的文采深深好奇。
很明显,他的这位公主妻子,还心存几分怀疑,他那首惊艳的诗作,是妙手偶得,并非他真实的实力。
所以,李丽质才会送来这些纸笔,想让他赋诗作词,好证明他确实怀有非凡的文采。
罗昭一笑,提笔挥毫泼墨。
既然已显示了文采,那就没必要再藏着腋着,彻彻底底打消所有人的猜测,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的文武双全。
寝殿内。
“殿下,这是驸马爷新写的诗,奴婢趁着驸马爷不在,偷拿出来的。”
小环将一道褶皱的墨宝,小心翼翼奉。
“怎么是这样?”李丽质不解道。
“这是驸马爷写废了的,扔进了蒌子里的,所以才会有些褶皱。”小环解释道。
废作?
既是废作,必然不是什么好诗,拿来又有什么意义。
李丽质正好埋怨小环办事不利,无意间瞟了那纸一眼,立时眼前一亮。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妙哉,这诗当真是妙极!”
李丽质脸色瞬间被惊喜取代,不禁拍案叫绝。
随便一首写废之诗,都是惊世之作,罗昭文采之惊艳,再无需怀疑。
李丽质将那诗捧在心前,轻吐了一口气,心中残存的担忧,荡然无存。
她不由抿口浅笑,那眼中的脉脉情愫,比往日更浓重了几分。
就在这时,门丁来报,杨妃娘娘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