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逃难的百姓们从深山老林、附近城镇向信阳州涌去。
小五也混在返城的百姓中,更是在接近城池时,趁人不备,一溜烟混进两万流民之中。
信阳州城头之上,卢象升将小五的行为看的一清二楚。
当然身为大佬的他根本没在意这个小喽啰,他认定小五以前肯定是城中的小混混之类的,看流民有免费的米饭吃,所以进去混口饭吃。
对此,卢象升是不打算管得。
因为他的学生王邙实在太富了,简直惊到他了。
王家寨那一个个粮库中堆积满了晶莹剔透的大米,他细细数来居然整整一百三十六个粮库。
每个粮库存粮大约一万石,也就是说王邙拥有一百三十六万石粮食。
还有那一个个被王邙称为养殖场的地方,鸡鸭牛羊成群结队的。
更让卢象升吃惊的是王家寨十里开外的那片南山,里面的兔子简直泛滥成灾了。
若不是亲眼看到的琉璃镜子被货商用一车车白花花的银子换走的话,他真以为自己这个学生和他的唯一女学生是打家劫舍积累出如此多的财富的。
“刘知县和信阳卫的千户被我关押起来了,一会我就将他们押往京城听候皇上发落,济世真的不想当知县?”
‘济世’是卢象升给王邙取得字。
王邙曾反对过,毕竟‘济世’这两个字貌似与和尚很搭,尤其是济公传说,更让他很是无语,他不想当和尚。
可是反对无效,按卢象升的说法就是你要和济公一般扶危济困......
“老师,我可以不当官吗?”王邙一听好似有门,不禁有点欣喜若狂起来。
当官干嘛?
一县之主,说的好听,可头顶之上有多少能压着知县的。
更何况这个河南大地,龙子皇孙可不少,一到逢年过节,自己岂不是要破费颇多。
王邙对当官真的兴趣缺缺,当清官吧,太累,还要受同僚压制。
当贪官吧,王邙真对贫民百姓下不去手。
当然若是来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种官的话,王邙不介意当当的。
就如同他告诉自家老师卢象升说的一般,兵部尚书他是不会拒绝的,当然其他各部的尚书也行,最好是来个首辅、阁老之类的。
此话一出,王邙便被卢象升提着一百四十斤重的大砍刀追了整整十多条街。
“不行!”卢象升很奇怪自己这个学生怎么一点当官的欲望都没有,你看人家宋应星一听自己要给他申请个小官当当,立马欣喜若狂,倒头便拜。
“好吧,我就暂代县令一职吧,不过老师您回京后和皇上商量下快点派人来接替我!”王邙也清楚自己不当这个信阳州县令是不行的了。
不说卢象升这关过不去,单说自家老娘和自家媳妇那两个官迷,若是她们知道自己又推脱的话,怕是又要请出祖宗家法来了。
卢象升听着王邙前半段话欣慰的点了点头,可当他听到后半段话时直接无语了。
和皇上商量下?
你能不能当上这个七品县令还需要为师去疏通关系呢?
真以为皇上会在意你一个小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