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为了过来目睹群芳、一饱眼福的人更多。
人们在店铺小二的引导下也开始逐渐排成有序的队列。
这时,便能够看到在店铺门口处搭了一个红布台子,大家伙儿围着台子水泄不通,就像戏里的比武招亲或是抛绣球招亲的剧目一般。
台上隐隐传来一曲女声: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悠扬的调子配上柔和的女声,直接将这首婉约词的最高境界推向了众人。
在场之中还是有些鉴赏能力的人在的,听到此曲,便陷入进去,口中呢喃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年轻士子听地入神,拍手叫好,众人醒悟,纷纷鼓起了掌声。
“梁姑娘才艺无双,此词一出,当今更有谁人能比?我大宋第一才女之名必将属于梁姑娘!”
台下显然也有听众在之前的杨楼中听过梁红玉的琵琶,当即吹捧道。
不用想都知道此人是梁红玉的众多纨绔追求者之一。
梁红玉道,“公子谬赞了,此词并非奴家所做,而是辛弃疾辛公子所做。”
“辛弃疾是谁?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此人?”那个纨绔逮着自己的跟班道,“你听过此人吗?”
跟班慌忙摇头。
那纨绔又朝周围问道,“你们有谁知道辛弃疾是谁吗?”
众人沉默以对,倒是年轻士子想起在长庆楼中喝茶歇脚时曾看到过的那首词,署名之人正是辛弃疾。
士子道,“莫非是长庆楼的那个辛弃疾?”
众人听了,一时还是不知道,隔了一会儿,突然有个人叫道:“我想起来了!”
“就是那个写醉里挑灯看剑的那个辛弃疾,当时就是因为这首词,害得我比平日里多喝了三大碗酒,当场献丑。”
人群之中有人笑了起来,“原来是那位辛公子,因为那首词,现在专门跑去那长庆楼喝酒的人可不在少数,那长庆楼的老板每天脸上都笑开了花。”
又有人附和道,“如果是那位辛公子,那写出这等好词想来也是情理之中,不足为奇的。就单单凭这两首词来看,其豪迈、婉约的风格均能驾驭,其未来之成就或可比拟苏东坡。”
“不过区区两首词,哪里比得上苏东坡?”纨绔不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