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找死的战术(1 / 2)铜榆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多铎仰面咂摸着烤羊腿肉的滋味,咧嘴笑道:“洪承畴想断我们粮道,应当知道那两支骑兵孤军深入,反而将被我们断绝退路,进入绝境,到头来还是送人头的。”

虽然一直以来多铎鲁莽急躁,这话倒是获得了在场诸将的一致认同,连多尔衮也没加以反驳。

“雪后攻城,佯攻即可,本王没必要在祖大寿身上浪费兵力。”

多尔衮淡淡的道:“等祖大寿部饿得两腿双软,走路也走不动,还需要我们攻城?城门随便砸砸就开了。主要是洪承畴那边,他投过来多少人马,就得歼灭多少。”

围困锦州,围点打援,是清兵既定战术。

多尔衮甚至期望祖大寿部被逼急了自动投降。

虽然以前祖大寿投降过一次,复又归明,黄台吉非常生气,但是现在若再次投降,多尔衮与黄台吉仍然可以接受,委以重任。

这是大方略的问题,用这举动告诉明军将领,投降是有好果子的。

至于几时卸磨杀驴,要看天下形势了。

“本王听说崇祯皇帝藏在深宫之中打铁,只上过一次朝就再也不上朝了,荒废朝政,沉迷嬉戏。”

“明国粮饷本就是个大窟窿,亏空无数,连军饷都发不出,全军军心涣散,如今却取消三饷,减免赋税,崇祯皇帝真是作死啊。”

“据说他还一口气找了艳名远播的秦淮三艳出入宫廷,临死前急乎乎的享受一些美色,成了纣王一般的昏君。”

“这些事表明崇祯皇帝已经绝望了,天助我大清!”

多尔衮拍了拍案桌,嘴里喷着酒气道:“明国连年大旱,饿殍遍野,流民遍地,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肆虐中原四川,也是天助我大清!”

“我们只需围死松锦,迫使关宁十几万明军不得不来援救,便是他们彻底崩溃之时,明国的脊柱也就塌了。”

“届时马踏北京城,本王倒想擒获那秦淮三艳,看看有多美,进献皇上。”

多尔衮眯起眼,一脸盘算的样子,嘴上如此说,心里怎么样的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黄台吉近来身体不大好,大玉儿偶尔透露出不满的口风。

大笑之余,多尔衮喝了几口酒,忽然想起下午报来的斥候被杀之事,面色有些古怪:“那十三个斥候怎么也不至于一个都逃脱不了,此事蹊跷。”

“禀王爷,那十三斥候身上全留下血窟窿,都中弹而亡,必是明军火器打死的。”尚可喜略一思索,用笃定的口气道:“当时的场景不难猜想,明军分出几股,将十三斥候围得水泄不通,用鸟铳开火,他们才没逃掉一个。”

以明军鸟铳的射程,斥候不至于全部逃不掉,多尔衮缓缓点头,没兴趣再关注了。

雪花纷纷扬扬的飘了一夜。

翌日。

清兵大营到锦州城头之上,一片雪白。

当天策军与吴三桂部穿到锦州西面的山麓,往锦州北方而去,斥候急速报信多尔衮。

中军大帐中,多尔衮召集诸将,笑道:“明军先锋三百人上下,个个重甲,主将姓孙。后面紧随的是吴三桂部,大约两千人。他们北上,无疑是要断我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