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2 / 2)染墨成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今日我们读《论语》。”温彦手执书卷,两个孩子端坐在桌旁,相思鸟安静的的待在桌子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孩子们跟着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相思鸟也在心里念着:学而时习之……

跟着念了许久,温萦忽然举起手来。

温彦问她:“怎么了?”

温萦连忙站起来说:“爹爹你一直在念子曰、子曰,子是谁呀?”

温彦听到她的话微微一笑,说:“我本来想一会儿再告诉你们的,既然你问了,我就现在告诉你们。子指的是孔子,孔子名叫孔丘,是一个有德行有学问的人,他传道受业,有三千弟子。孔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论语》中记载的大部分都是他的言行,。”

孩子们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人。

发现孩子们很感兴趣,温彦笑着说:“孔子是一个伟大的学者,《论语》这本书里记载了他的思想,自己流传后世一千多年了。”

“一千多年?我以为一年就已经很长了。”温萦惊讶的说。

温初的心中刹那间涌上一股暖流,他忽然觉得方才读的那些字都生动起来,在他心中汇聚成一道深沉的、古老的声音,孔子仿佛就活在文字里,他每一次念出书中的内容,都像在与孔子说话,这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相思鸟想:这本书活的时间比我和树爷爷还要长啊,人类的生命那么短暂,这本书却能流传的这样久。

孔子是永存的,他的生命就鲜活的存在于《论语》的字里行间,一个不朽的灵魂以这样的方式保存下来,他和数不清的人们对话,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的思想渐渐融入了后人的血脉之中,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这也许就是经典的意义吧。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文字可以让生命永存。

老夫子把它教给温彦,温彦又把它教给了孩子们,而且还会继续流传下去,这正是千年来人类生生不息传承的缩影。

这一日,杜卓匆匆从镇上赶来。

见他的神情前所未有的严肃,温彦紧张的问:“出什么事了?”

杜卓从袖中掏出一封信递给他,说:“我接到大哥的信,他说蒙古突然来犯,严风临危受命到边境应战,已逼得蒙古人节节败退,不想有大臣上书弹劾他拥兵自重,陛下一时偏信,就另选了一个缺少经验的年轻将军,局势实在危急。”

温彦大惊:“蒙古兵强马壮,这时带兵非严风不可,怎能找一个缺乏经验的年轻将领带兵迎战!”

杜卓咬牙切齿的说:“党争愈演愈烈,人人都各怀心思,执着于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国家存亡,不想陛下竟如此偏听偏信,找了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将军!”

“这该如何是好?”温彦眉头紧皱,打开了李轩写给他的信。

“我已不在朝堂,有心无力,只盼子轩等人能改变陛下的心意。”温彦长叹一口气,“江河日下,无可奈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