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中饭,赵铮便在他们的带领下出去逛了逛。八十年代的北都城的风貌,是九零出生的赵铮无缘见过的。
这时见了,越发感叹D君刮起的春风,吹拂大地之后,四十年间,天翻地覆,整个是沧海桑田!
此时北都城二环还没有全线通车……
现在的人,哪里能想象到未来?
啊!三环,你比二环多一环!
三环算个毛!早晚修到四环。
四环又算什么?五环比你还多一环!
五环又是什么?六环还没说话呢!
六环?呵呵,你见了七环也得跪!
逛到二环某处的一个工地前,正在修建一个小区,高楼破土而出。赵铮问道:“这里买房一平多少钱?”
于建国的语气有些沉重的说道:“要六七百呢!”
此时房价,赵铮在主世界没有查到,这时听了心里默算了一下,暗道:“以职工收入的均线来说,差不多就是一年的收入,不过均线这个玩意,会拉高底层的收入水平……”
“嗯。”了一声,他笑呵呵对两人说道:“无论如何,你们都得加油买套房子啊,越早越好!”
两人听了,一阵吐槽,太踏马的贵了!买不起!买不起!
赵铮道:“这里的房子,今天是六七百一平,四十年后,就得六七万了!”
两人听了,都是一惊。
六七万一平?
那不是翻一百倍?
开什么玩笑呢!
这怎么可能?
两人都大为震惊、难以置信!
赵铮也不解释,笑而不语。
到处闲逛,于建国、陆翠华介绍着本地风貌。
直到天色黯淡了下来,于建国道:“孟教授我们回去吧。”赵铮看了看手表,已经是晚上六点半了,晚上还有个接待会,点点头,说道:“好吧,不能让部里等我们。”
三人回到了住处。陆翠华出去了。于建国陪着赵铮,两人坐着闲聊。
于建国心系家国,请教赵铮对夏国面临的问题,有什么良策。
赵铮没有信口开河,想了想,说道:“要给病人开药,得先进行检查,了解病人的情况,知道表面上的症状是什么,是什么病因产生了病症,然后才能有的放矢的下药。
我今天才在这个地方,逛了半天,对这里的情况还没有摸清楚,何况全国?
连情况都不清楚,又怎么下药呢?
你问我有什么良策,我只能回答你三个字:……”手一摊,耸耸肩,笑说:“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