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来之前,还真担心王后会给自己使什么“绊子”……他有担心万一王后为难自己,怎么办?……
毕竟,自己只是在稷下学宫学习的一个学生而已,目前侥幸得了作文大赛优秀奖……如果王后要“戏弄”自己,也只有乖乖被戏弄的份儿……
“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告子恍如中了魔怔,整个人恍恍惚惚的……之前自己理论里面一些力量,仿佛一下得到了所有助力!他瞬间明白,自己的“短板”在哪里。
顿时,告子对我很恭敬,捧着丝绸说道:“王后娘娘果真不是凡人,今日一读王后娘娘所作诗,令某茅塞顿开……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淡淡摆了摆手,说道:“你与孟子的辩论,我悉已知。关于他所谓白羽之白,白玉之白,白马之白……虽然都是不同性质的白,但都属于白,其白具备所有性质,这就是所谓的真性。真性包藏所有,而白羽之白、白玉之白、白马之白,不过各随因缘而有白,所有白性不同。是真性当中的随缘法。至于人性、牛性还是马性,与我呈现给你的诗一样,其性本来一个,但是由于因缘不同,所以是人性、牛性和马性。”
告子目瞪口呆,道:“娘娘真乃天人也。不知娘娘学习的是?……”
我笑了笑道:“我学佛。”
“佛?……”此时佛教还没从印度传来,所以,这些人从未听说过“佛”是什么。
我暗暗“咳”了一声,道:“佛,就是完美的人。你我生来便是完美的人,所谓人人是佛。然而,经历胎迷,种种阴魔,所以,人表现出来的各有不同。倘若一一打破迷雾,则佛光自显。而佛相本是圆满的,真性即是佛的本来属性,无一不完美。因缘法意味着无论是怎样的佛,堕入如何因缘,当以因缘解之。”
告子听得入迷了,听说王后娘娘貌似是无盐一村女……如何有此文化道德……所以只能觉得她是“天人”了。
“佛有法性身,法身、化身以及报身。法身人人有之,但不少人沉迷世俗,所以不知化身是佛看见人类苦难而变成某一形象,拯救众生报身则是你修佛以来,达到怎样的程度,这个是报身。”
告子忽然发现佛的理论,即符合孟子的“性善论”:人人是佛,本来圆满,不就是性善吗?……但也符合了荀子的“性恶论”:人遭受了胎迷以及一切阴魔,被尘世障碍所迷惑,岂不也性恶吗?……
关键处在于,对于人性的肯定,即人本来是圆满的,但是生下来那个“性”未必是真性……所以在理论上又超越了荀子的性恶论,而提供了一种更为真切的现实村子,即“性恶论”是虚假的性恶论,本来并不恶,只是被迷,勘不破世俗障碍……
所以,对于人性,也显得更有信心了。
所以佛的理论超越过了荀子的“性恶论”:即性恶属于虚假存在,但同时也与“性善论”完全不一样的是,它认为人的属性是佛……但是,仍然跟“性恶论”里的人一样,需要不断的修行与学习……从而达到破迷开悟的程度。
所以,它可以说是结合了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两大特色,但又超越于它们:
一是你本性是善的,二是假如你不善,因为你被尘世所迷……但是你有成为本来的你的资格和理由……重要你善于学习……
所以,佛的理论显得更先进了。
告子越想,越是佩服地五体投地……最后,痛哭流涕,道:“我齐国有此王后,齐国之幸啊!……”最后,抖抖索索地问我,道,“不知道臣是否可以将佛的理论,发扬光大?……”
我皱了皱眉,道:“你且不要发表关于佛的理论,因为这涉及宗教……显然,告子愣住了,还不知道啥叫宗教……心想王后娘娘果然厉害,说出来的话,自己有的都不懂……你只要发表关于你的真性说,真性本来圆满,而随因缘变化,各有其果,可好?……”
“是。”告子虽然有些惋惜,不能说“佛”的理论了,还有什么“法性身”法身、化身和报身……听起来既玄异又给人充满了无尽的力量,还有什么“拯救众生”,跟儒家的“兼济天下”差不多……但是好像还要多一点……要知道,众生可不仅仅包括人啊,连蚂蚁和蛇还有猪狗,也都属于“众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