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齐国中人,对于齐威王,有了一种自傲,就算是黄口小儿,也都听得邻家学子谈起齐威王事迹,如下:
一,积极纳谏
二,整顿吏治
三,重用人才
四,广开言路
五,让稷下先生们编撰司马穰苴兵法
六,驺忌子弹琴谏齐王
七,邹忌讽齐王纳谏
八,齐威王比宝
九,齐威王烹阿大夫
十,一鸣惊人。
一时之间,齐威王的事迹,不但遍布齐国角落,便是楚国、秦国、韩国、赵国、燕国等,也不由得为齐威王所动容,甚至私底下,开始暗暗效仿齐威王,也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明正的君王,对社会、对百姓,有所功绩。
当然,由于主角是齐国历史上的君王,所以,大家对齐宣王此举,也表示了惊讶之意,没想到他会来这一出。
因为如今先生们动辄喜欢提上古时期礼仪,但是,对于今朝或者不远的朝代,基本上要么是抨击,则很少是采取奖励的方法。
所以,这也为各个国家的统治者们所效仿,感觉走出了一条新路。
我在所有人的文章里面,其实倒是比较欣赏得了优秀奖的告子的文章。
孟子推崇“性善论”,荀子推崇“性恶论”……我早前也听说过,告子和孟子辩论过。
是关于“性”的辩论。
告子说:“生来的叫做性。”
孟子说:“那你的意思就是说白的就是白的吗?……”
告子说:“是的。”
孟子说:“那白色羽毛的白,就是白玉的白吗?……白雪的白,也是白玉的白吗?……”
告子说:“是的。”其实我看到这里,已经发现,告子“定论”错了,他的原题是对的,然而,“白色羽毛”的“白”和“白玉”的“白”以及“白雪”的“白”,肯定不是同一个“白”……他被孟子给“绕”了。
孟子又说:“那狗的性质,跟牛的性质一样,牛的性质,跟人的性质一样吗?……”……顿时,这个辩论以此作为结束:
告子输了。
实际上,我认为告子所言,“生来谓之性”是对的,生来,它可能是性善的,也可能是性恶的,由于因缘不一,所以,善恶而不同。
告子认为“无所谓性善”,我觉得可以发展为:善恶不同,各有因缘。
所以,无论是白雪之白,还是白玉之白,还是白羽毛之白,狗的性质,牛的性质以及人的性质,也都是不同的性质。
如果照这样辩论,孟子应当是无法反驳的。
……想到这里,我倒想去联系一下告子,发展一下他的理论了。
“叮。钟无艳变美任务第一步:宣扬齐威王事迹成功,满分100分,完成20分,肌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