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小姨家经济也不宽裕,小姨和姑父还要供表弟和表妹上学,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袁道军还认为,既然迟早是要走向社会的,还不如早日去广东闯上一闯,说不定又是一番新天地。
……
在袁初冬家呆了一晚。
第二天,袁道军动身前往广东。
李袁坝的夏天还是那么炎热。
早上点刚过,明晃晃的太阳已经升上了天空。
好几天没有下雨,沉闷的空气中透着一股干焦的味道。
缺少水分的树叶,有气无力地耷拉在树枝上,等待着雨露的滋润。
路面也龟裂出条条裂纹,像一张张拉开的蜘蛛网……
袁初冬陪着袁道军走出家门,沿着操场山下的公路向东而去。
接近火神庙,翻上尖山岭。
袁道军不由自主的驻足回望李袁坝,心中有着浓浓的不舍,这里是生他养他的地方啊,太多的记忆都在这里!
别了,李袁坝,总有一天我会再次回到你的怀抱……
再往前走,古田小学近在眼前。
小学的出现,又勾起了两人共同的回忆。
袁初冬和袁道军边走边聊,聊儿时的臭事,聊初中的早出晚归,聊高中时的奋斗和彷徨。
不知不觉间丰产乡到了,从这里袁道军可以坐车前往县城。
“道军,一路保重!”
“初冬,你也保重!”
在即将上车的那一刻,袁初冬和袁道军这两位发小和同窗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坝上的另一名高中生袁正良也没有考上大学。
心情抑郁之下,袁正良拿到高考分数后,躲在亲戚家不肯回来。
父亲袁建国气急败坏,几番权衡后还是决定让儿子袁正良再复读一年——毕竟一个农村孩子读到高中毕业太不容易了,小学升初中,初中再升高中,哪一次不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往前闯?
袁正良的母亲则是对儿子疼爱有加,亲自去亲戚家把儿子接了回来,并且在知道袁初冬考上大学以后,希望袁初冬能够每天过去给儿子传授考大学的“真经”。
这让袁初冬哭笑不得,只好硬着头皮去找袁正良聊天。
哪知道袁正良屁事没有,见了袁初冬哈哈大笑。
一问缘由,袁正良才偷偷告诉他,之所以“抑郁”,是因为担心父亲不让复读……
“呃……,这也成?”袁初冬感同身受。
他自问,如果自己考不上大学,父亲袁林海又不让继续复读,他会不会也是满腔郁闷?
两天后,袁初冬收到了叔袁林儒的回信。
初冬:
首先祝贺你成功考上了大学,我为你感到骄傲!
从你考取的分数来看,专科肯定没有多大问题的,离本科也只差一分。
但我的意见是如果你有信心,最好能够再复读一年,争取考上本科。而且我也相信,再经过一年的努力,你一定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之所以让你放弃专科再考本科,是希望你能够有一个更加美好灿烂的前程。
以我们单位为例,本科毕业生和大专毕业生,两者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种区别等你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会有切身体验。
当然,我的意见仅供你参考。
同时,希望你也将我的意见告知你父亲和小姑,一起商量决定……
袁初冬看完叔的来信,整个人几乎傻了。
“这是什么情况?”袁初冬半晌才回过神来。
“怎么,叔来信说什么了?”正在补渔网的袁林海放下网线。
袁初冬把信递给父亲。
父亲袁林海看完信后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以当时的情况,农村孩子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就意味着从此脱离了农民身份,一下子从一个“泥腿子”摇身变成了吃铁饭碗的“公家”人,此时如果有谁考上了不去,除非是脑子有病。
然而父亲袁林海在经过一阵思考过后,缓缓说道:“我觉得你叔说的有一定道理,他毕竟在省城,又是大学毕业,比我们眼界宽,也比我们看得远。”
袁初冬沉默着没有说话。
如果再复读一年,按最顺利、最理想的结果来计算,参加工作的时间最少得往后推迟两年,可家里的经济条件……
袁林海看了儿子袁初冬一眼,转身去里屋换衣服。
换好衣服,袁林海对仍然站立在原地的儿子袁初冬说道:“走,去小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