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器发出的声响,高亢而刺耳,但在方雨横听来,却如天籁般动听!
通过情绪的变化,使得联络器发出了声响,这就意味着,将自己后颈的母体登入装置,改装为一个控制装置,是完全可行的。
借助来自母体世界的科技,方雨横成功地使自己的意识,与联络器产生了联系。
当然,这种毫无逻辑的联系本身,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它仅仅证明了,来自母体世界的“心电转换”系统,的确能把神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换而言之,这不过是一个定性的结论,它只说明了“关联”本身的存在,却无法描绘出“关联”的具体模型。
而想要真正达到,以心灵控制电子仪器的效果,方雨横就必须将意识与电流间的关联,有序且系统地总结出来,形成一个意识波动与电子信号间一一对应的数学模型,并借助这个模型,实现心灵向电流发起的“交谈”。
朝着这个目标,方雨横立刻开始了实验。
这个实验,表面上看起来复杂,但实际上,方雨横真正要做的事,不仅不难,而且十分的枯燥。无非只是无数次的测试,再根据测试结果,记录下每一次意识波动所造成的电流变化。
随着测试次数的增加,无数次的变化结果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
而实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将这一系列的数据,与已知的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在对比实践数据的基础上,调整原始模型,最终,就可以得出意识波动与电流变化间的“定量关系”。
如果换作一般人来做这个实验,测试的一开始,他们就会遇到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那就是:如何将非线性的、无法精准输出的意识波动,表征为精确的数学量。
但对于拥有深度学习】的方雨横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
天赋能力带给了方雨横支配自身意识的能力,这也就意味着,借助深度学习】,方雨横完全能够实现,对自身意识波动的精准控制。
而至于如何将意识波动结果转化为数学量的问题,方雨横也是可以绕过的。
对于方雨横来说,在轮回世界的大环境下,他进行这个实验目的,是十分功利的。
他并不需要把自己的所有意识活动,全部表征为“量”的形式,而只需要以满足仪器控制所需的电流变化为基础,将特定的几个意识活动标记下来就好了。
也就是说,这几个特定的意识活动,就相当于方雨横“脑内手柄”。
不妨用上个世纪流行街机游戏来类比:玩家只需要操控不到十个按钮,就能操控角色,行云流水地做出五花门的动作。
在这个实验里,方雨横所需要的结果,也是一样的——只要通过有限个意识活动的不同排列,就能够发出各式各样的电流信号,用以操控电子仪器。
心电交互,实际上就是一个脑内搓大招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度学习】的加持下,方雨横意识活动的速度,可要比手搓大招,快了千万倍,当然,操纵电子仪器做出各式各样的“招式”,也要比游戏里复杂千万倍就是了。
不过,作为“前”系统工程师的方雨横,他身上的二进制素养,立刻提醒了他:
实际上,方雨横只需要通过0和1两个电信号,就可以通过编程思想,并使用许多已有的程序样本,搭建出一个能够满足一切仪器需要的“心电交互”操作系统。
更重要的是,在“心电交互”这个情景下,一个近乎完美的系统,已经放在了方雨横面前——
那就是,母体系统!
在母体世界中进行轮回的时候,方雨横曾被史密斯特工“杀死”,坠入死亡间隙中,以程序之躯,直面了迷人而危险的现实模拟系统——母体,并通过深度学习】,将自己所看到的母体代码,铭刻到了记忆中。
自不待言,短暂的一瞥,方雨横没能目睹母体系统的全貌。
但是,他成功记下的母体代码里,已包含了许许多多,方雨横能够直接利用的交互程序。
毕竟,从本质上来说,母体系统其实就是一个链接了心灵和“现实环境”的系统,只不过,这个“现实环境”又是母体通过其他手段所模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