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在易皎皎终于布置完毕玩家团队的评测任务之后,蒋玉辉这边儿也终于完成了谈牛
仅仅不到一个时的时间,可以决定项目方向的战略部大佬们就同意了这两位的意见,在最终的利益回报下,他们也并不如开始宣称的那样看重深远的战略目标。
于是,甩掉包袱解决麻烦蒋玉辉,很是开心地招呼着易皎皎去了会议上失态同事的工位,三言两语帮助对方回忆起曾经那么一档子事儿后,抱着胸徒旁边儿开始了看戏。
“这个是从项目开始后对主机游戏的市场研究数据,考虑到国家政策影响,以及现在的用户成分构成,其中的环比周期、数据订正周期以及监测刷新周期,是三个不同的值。另外主机游戏的半衰期、以及我国玩家的冷却期也和国际算法有不同……”
面对对方很是尴尬的面容,易皎皎声音没什么起伏,一如当日前来交付报告是那般平静,将自己做这份监测数据时花费的心思一一道来,非常迅速的让对方跟上了自己的思维。
没有看到预想中的名场面,反而一直是什么数据指标的设定原因、影响值相关方式这些枯燥的内容,没多久蒋玉辉就率先指了指自己手里的烟,遁去了阳台提神了。
也只有这时,易皎皎才最终将数据表的分表浏览条一拉,点开了先前没有露出的那一张内容。
“这个是端游用户的相关数据,虽然现在手游流行趋势逐渐增高,但是屏幕的便携性总不如大屏幕的细节性好看,不然最开始项目也不会考虑出一个吃配置的高清版本。”
对方的眼神骤然亮了起来,“做平台是才决定的,这你也知道?”
“我不知道,”易皎皎老实的摇摇头,又点开了最后一张一直隐藏的工作表,“但我粗略做了一下行业的横向对比,如果单单做成游戏的平台,是必然要失败的。”
直到晚上般,从中午便离开易皎皎和蒋玉辉,终于再次重聚与工位上。
打从战略部的事务结束,蒋玉辉线上通知项目成员正式执行第二套游戏上线计划后,两人就各自分开忙碌了将近四个时。
一个亲自去挨家挨户拜访所有参与合作的部门,解释游戏变更方向的原因临近上线却改变了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本来算是做产品的一大忌讳,好在有一个非常好的借口,那就是督察组对于王儒生的调查已经走向明面化,相关涉及费用往来的项目一律被财务暂停操作,实在是给了蒋玉辉非常好的借口。
至于另一个易皎皎花了整整一个半时的推演,通过几张大的要命的数据表,以及已出的一些研究中完全适用于用户的调研结论,终于成功的让艾谧安心,集中精神和易皎皎一起做起了相关的报告拆分工作。
“谁能想到你们这项目……各个都是留了后路的大溃”这是艾谧认命后的评价。
“放心吧,y可是聪明人,最近她都不怎么主动去找iller要活儿做了。”这是蒋玉辉打的包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