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墨语失笑。
回京之后,秋墨语每日到宫中协助太子处理政事,商琴便每日送他到宫门口,到点早早在宫门口等着接他回家。
京城里的权贵依然热衷于各种宴会,帖子也都会往商琴这里送,只是商琴掂量着自家的小金库,发现只靠夫君每月的俸禄还不够给这些个各种各样宴会送礼的。纵然夫君底子厚,也架不住只出不进呀。
开源节流,节流好办,从减少参加那些无聊的宴会开始。开源嘛,她唯一擅长的是这一身武艺,难道她要去押镖?押镖得天南地北长途跋涉,不行,京城里还有一个昌平公主虎视眈眈的呢,她可不愿离开夫君。
思来想去,最稳当的是买田地佃给农民,每年固定收租,但是稍一打听,才知京城外方圆十里的地,几乎都是权贵世家的庄园,旁人根本不可能买到地。另一个是做生意,赚钱比较快,但这风险也比较大,亏钱也很快,而且她也不会做生意。
难得的,商琴有了烦恼。
这日乃护国公府为老夫人办的寿宴,徐娇娇亲自送了请帖,商琴便包了一个红封去参加。
这是她回京之后参加的第一个宴会,好友久未见面,商琴一到护国公府,见过老夫人和世子夫人后,徐娇娇立即将商琴接到自己院子,顾霞迩同季氏也都在,四个好友清净说话。
“我觉得绸缎铺子挺好的,就像咱们府里,每季的料子钱得五百两银子。要不然脂粉铺子也行,每月公中买脂粉得上百两银子,还有自己私自买的,算下来每年府里在脂粉上花销上万两。”说话的是季氏,她是武威将军府的二少夫人,与商琴同龄,在府中协助大少夫人掌理中馈,了解府里每月最大的开支便在女人身上。听闻商琴说起正在寻生财之道,便将自己的感想说出。
“这两项确实是好,但无论绸缎还是脂粉,京中都有人把持着,要插足不容易。”徐娇娇中肯道。
“要不吃食怎么样?民以食为天,琴姐姐走过那么多地方,对各地的美食都有了解,开一个汇集各地美食的特色餐馆,生意肯定好。而且吃食上也不像绸缎和脂粉大家习惯了那几个商号,吃食是只要做的好,就会有客人上门。”顾霞迩啃着一颗甜枣,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建议。
这位临湘侯家的大姑娘,出身富贵,家里从不缺吃食,她也喜欢吃食。尤其令人羡慕的是,吃得多,身材却只是比寻常姑娘稍丰满,而且真实不做作的性子也深得许多贵公子喜爱,才十四,已经有不少人上门提亲。
“吃食也行,只要有好的厨子,不愁没生意。”季氏也赞同,“说到这个,你们可听说了?林家有意同皇商萧家结亲,将大姑娘林清音许配给萧家大公子。”
徐娇娇看一眼商琴,“这事是有耳闻,但林家乃官家,都说高嫁女、低娶媳,林大人最重门第,就算这萧家是皇商,也是商人,林大人就算要嫁女,也不会将嫡女下嫁吧?”
“林清音那种性子,想要高嫁,谁娶呢?再说了,林家是官家,林大人确实官居一品,可林家后继无人,世家大族不会娶这种女子为媳。”顾霞迩将甜枣啃得“磕磕”脆响,语气间很有些不屑。
“你们别扯远了。”季氏拍拍手,“我是想说,林清音同琴妹妹不和,她要是真嫁了崔家大公子,以崔家在商场上的实力,有意阻拦的话,无论琴妹妹做吃食还是别的生意,恐怕都不会成。”
几人面面相觑,只有商琴,不懂其中的关系。
“这崔家很厉害么?”
“崔家世代从商,从前朝到本朝,足足有上百年的传承,他们的生意涵盖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有句话怎么说的,没进过崔家商铺,定然不是宁朝人。这说的,就是崔家商品商铺覆盖广泛,有专供达官贵人的华丽物件,也有平民百姓喜欢的实用平价商品。”季氏道,“打从百年前天统帝推崇行商之后,咱宁朝出了许多豪商巨贾,可无人能动摇崔家的地位,他永远是这些商贾的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