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怀疑作弊(2 / 2)乘风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尽管王敬直的声音不是很大,但明德殿此时极为安静,都在等着看这个皇帝钦点的蓝田伯出丑。

但事与愿违,能站在明德殿的,除了武将,大多有着诗文涵养,不一定都会作诗,但最起码得鉴赏能力还是有的。

这第一句便描绘了一个极为紧张的画面,黑云翻卷,几欲压倒城墙,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不少人都露出一副的疑惑的表情,这应该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抗战的诗,可秦风才多大,尚未弱冠之年,哪经历过战争的洗礼。

这时,王敬直的第二句也恰到其分的响起:“角声满天秋色里,塞燕脂凝夜紫。”

如果说第一句还有所怀疑的话,那第二句便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明德殿亦有不少武将,听到秦风的诗,不免将思绪飘回那个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战场。

将士们保家卫国,在战场戎马半生,甚至马革裹尸,侥幸存活下来的,也是满身伤痕,不由得让他们老泪纵横。

王敬直继续说道:“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军中高高悬挂的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晚愈发的寒冷,地的霜也越来越重,鼓声郁闷低沉。

易水是河名,大清河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易水距塞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

“报君黄金台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持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这最后一句,王敬直似乎沉浸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当中去了,近乎是将最后一句喊出来的。

明德殿,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沉浸在一股压抑过后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文官们诗文素养高,能够感受到诗中表达的情绪,武将们虽然文学素养不高,但毕竟亲身经历过,更有代入感。

李二拍手称赞道:“好,好一个报君黄金台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二听到这首诗也是极为震撼,他的臣子若都像秦风诗中所写的这般,大唐又何愁北击匈奴,收服周边不断搞事的敌国?

武将们看向秦风的眼神都不一样了,他们久经沙场,不畏艰险,却又时常被排挤,说成大老粗。

秦风的这首诗算是为他们正明,为他们一腔报国热情而正名。

是以李二称赞完后,这些武将们立刻鼓起了掌声。

至于会不会得罪五姓七望,他们才不管,他们的军功可是在战场一刀一枪挣回来的,这些文人动动嘴皮子就想扼杀秦风,实在是不该。

秦风也没想到这首出自于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雁门太守行》,一下子俘获了在场武将们的心。

就连不少文官也对秦风赞叹有加,这么一比较,王敬直所作的便相形见绌了,这也使得他们改变了对秦风的看法。

然而,五姓七望这边就有些着急了,本以为秦风会对诗词一窍不通,却没成想作出了一首这样的边塞诗,还获得了武将们的支持。

开门不利,这可是大忌,真若是秦风获胜,他们可都要成为天下士族的笑柄。

谏议大夫王珪出列,向李二行礼道:“陛下,这首诗的确不凡,远胜我儿所作。”

王珪先是夸赞,然后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这蓝田伯尚未弱冠,未参加过战场,怎么可能作出这样的诗?臣愚钝,实在是想不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