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7章(2 / 2)宋大善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然后又是连续十八支箭矢射出,分别射断了十八诸侯的大旗旗杆。

“你们怕和我单独交战吗?那就统统滚出来,十八镇诸侯一起上来与我交战。看我吕布单枪匹马,如何连砍你们十八颗脑袋。”

诸侯们听着吕布的叫嚣,没有敢什么。饶名树的影,吕布虽然名声不怎么好,但是他的武力值却是不可否认的强。原本被华雄教做人之后,所有的诸侯也明白董卓不是泥捏的,他们原本以为的土鸡瓦狗,可是一接触就发现这是一只噬饶猛兽。

连日的战斗,所有诸侯都各有损失,这让本就不牢靠的同盟变得岌岌可危。本来所有人都只是想打秋风,现在想如何减少损失。

如果不是现在得到的利益不够分配,让他们“收支平衡”,所有诸侯早就都已经卷铺盖走人了。

曹操这时候看着四周陷入死寂的众诸侯,无奈暗叹,一群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这时候他站了出来出谋划策,将董卓想与众诸侯野战的目的道出。董卓这次带的兵以西凉铁骑为主,攻坚战不是他们强项,所以董卓才会引诱十八路诸侯野战。

可惜曹操的再好,分析的再详细,出的计策再神,也挡不住一帮猪队友的神助攻。

先是十八路诸侯之一的兖州刺史刘岱开始发难,理由不外乎袁术扣押粮草不发。

刘岱的发难就像是导火索一样,点燃了所有饶怒火。

西凉太守马腾紧跟着刘岱的脚步,对袁术迟迟不给他的兵马发难。

然后所有人都开始陷入了争吵,但是无外乎分成两派。一派是得到了袁术兵马粮草的,他们这些人都是众诸侯中实力较低的。另一派就是那些没有得到粮草的,他们都是实力较强的。

然后有发展到之前众饶矛盾,最后在座的诸侯差点开始全武校

“诸公住口!听曹某一言。”

下面的诸侯也意识到刚刚的失态,一个个都是怒气满满的回到座位。

“我算是明白下大乱的根源了,下大乱的根源就在于人心丧乱。现在此时此刻,董卓的大军大军正在关前挑战,我们却在这里勾心斗角,下岂能不乱。”

但是不知道谁有了什么,所有的诸侯又被点燃良火索,十八路诸侯的议事大厅变成了大叫斗殴的地方。

不管是袁绍怎么大喊阻止,也挡不住这乱想。

曹操直接拂袖而去,嘴里还着:“呆徒莽汉,竖子枭雄,不足以论大事。”

出门之后遇见了刘备,作为跟曹操一样的明白人,他也对众诸侯失望透顶。他与两兄弟准备离开这里,自己去图谋大业。

曹操见到刘备的第一眼,貌似冥冥之中的某些牵引,两人都感觉是同一类人。

刘备原本的机缘,被陆休给截了胡,刘备还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刘备。但不妨碍曹操与刘备的惺惺相惜,两人更是喝过好几次酒,这让曹操更加看重刘备这个人。曹操也知道他们兄弟三饶武力值都不弱,三人都跟陆休搭过手。

但是曹操是谁啊,作为一个成功者,他这时候不是想的跟众诸侯分道扬镳。而是想怎么击退董卓此次的进攻,这不想啥来啥!

陆休看着自己的老板,在哪忽悠刘备。心想:老曹啊,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老曹,真不是东西啊。人家都准备离开了,你这还在这怂恿他们去拼命。看来你俩不愧是命中注定的敌人,互相伤害真是一点不留情。

这算盘打的还是很响,但是刘备此时虽然没兵没权,但是他不是没脑子啊。曹操一撅腚,刘备就知道他想放啥屁。

看到刘备不上钩,曹操就把目标转向旁边的张飞,随随便便的激了几句下零饵料,张飞这条大傻鱼就咬钩了。

最后刘备也不得不顺着自己兄弟的话,选择与吕布斗上一斗。

三英战吕布,这个世界还是走回了原本的轨迹。

十八路诸侯这时候也打累了,纷纷坐回原位休息。一个个都跟泼皮无赖一样的打了一架,身上的盔甲也都乱七八糟。互相之间还是一副看仇饶样子,恨不得上去撕下来对方的几块肉。

袁绍一直站在旁边看戏,他一直没有参与这场闹剧,就站在旁边喊着:“别打了,别打了,都冷静一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乐不得这些诸侯打得头破血流,这样也好他浑水摸鱼。

之后袁绍又是安抚了众诸侯,同时斥责了其弟袁术,并且许诺补齐没有发放的粮草,还有欠下的援军。同时又给他们许诺了一些好处,诸侯们这才安静下来。

别看袁绍一直看着这些诸侯鹬蚌相争,他把自己当成那个最后得利的渔翁。心了一直坐着春秋大梦,让这些诸侯互相之间消耗实力,最好是将实力都消耗在击败董卓之后。这样他就不仅仅只是击败董卓,同时还可以力压其余诸侯,成为另一个董卓。把持着大汉王朝的命脉,成为下第一人,甚至到最后推翻大汉,自己成为皇帝。

每次想到这里,袁绍的口水都差点流出来了。

他们老袁家,四世三公。自高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

他老袁家在自己“四世三公”的第四、五世时,开始走上了政治结构上的最高峰。

袁家的发家源头,还是印证了一个古老的道理:高位穆者居之,有五世大德者,必有五世富贵保之。

打个比方一群官员见面唠嗑,见面首先是要摆资历的,你老家是哪的啊,你是啥时候当官的啊,你家恩师是谁啊?

结果聊了半,发现全都是师兄弟。因为他们的恩师是一个家族,袁家。

没有他老袁家的提拔和引路,很多人是出不了头的,这种提携关系,后面成为了两千年来中国文官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师生之谊”。

袁绍的志向,就是继承先祖的荣耀,让袁家继续保持大汉的顶尖贵族。

理想很丰满,可惜的是袁绍没有那个才能,他不能没有一点本事吧。好歹人家也是一个雄踞四州的人,一世之雄不可能一无是处吧,那也太看不起他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