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还没等他讶异的口微微张开。那位美髯书生就继续娓娓道来。
“所以家父为我取名为黄景瑜……”
我去!黄景瑜!
林炎突然有种冲动,想要伸手握住名人的手。
可还未等他抬起胳膊,那黄景瑜就继续说了起来。“还因家父年少清贫,从小家中少衣,少食,少田,所以家父在我出生后,他就又为我起了个应景的表字。”
“哦?兄台表字是什么……”
“小字三多……”
林炎:“……”
*****
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志趣相投悔识晚。林炎与黄景瑜三聊五不聊,就成了知心好友。
黄景瑜倾慕林炎已是进士及第,而林炎则了解了黄景瑜那略有薄产的家底。
原来,这黄家可是大有来头。
黄景瑜之父虽说是年少清贫,可架不住人家到底是耕读人家。
黄景瑜父亲的大哥,那可是做到了一府知州。
而黄景瑜的父亲,因为年少就出来给人做伙计,再加上为人精明,善于学习,所以几年下来,也成了深谙经商之道的商贾。
加之黄家有大伯庇护,所以目前在这渭南城中,黄家的产业真称得上数不胜数。
而这黄景瑜,放在二十一世纪来说,也是妥妥的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
而且他本人,除了因着喜欢话本的关系,知道自家有一个书肆之外,其他产业是一概不闻不问。
“书肆?景瑜兄既然家中有书肆,为何还要来这文奎书肆来买话本?”
关于这点,林炎很是好奇。
“哎,有书肆又如何……这文奎书肆是京城里来的,京城中有名的作者几乎都在它家门下,我家书肆,寻不来这些有名的作者,怎么可能会有好的话本。”
“作者?这个时候写话本的就叫作者?”
“呵,炎兄你也好生奇怪,这作者一词可是几百年前就有了,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的《礼记·乐记》中曾书“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意思就是写作阐述文字的人真是神圣、高明。指的就是这些写书之人。”
林炎:“……”
果然穿越是个技术活,没点知识和文化都理解不了。
林炎悻悻,但听黄景瑜这番话,稍稍思虑了一下,顿时闻出了点味道。
原来在这个时代,所谓的作者和二十一世纪的作者大致雷同,也是写书赚稿费的那种……那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