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臣马上跳出来,显然早有腹稿,不仅把丧事接过来,还暗指朝政大权,可谓人老成精。
这宗人府管的就是宗室,皇帝家的事,这老臣名为秦英,也是皇帝五代之内的血亲,由他来操办后事,自然无人反对,但说到朝政,很多人就有话说了。
另一个老家伙也跳出来道:“秦大人,宫中惨遭巨变,荣王心如刀绞,正该尽考道的时候,怎能能为朝中琐事劳心?”
“是啊,曹大学士言之有理,荣王还要守孝,岂能让荣王再为朝事操劳?而且先皇驾崩一事,还没有明确的定论,这些都需要荣王来作主!”
后面说话的这位,是都察院御史,也是实权大官,与那位大学士一唱一和,便给荣王安排上了。
反正你得守孝,也就是守灵。
而且这御史还隐晦提出,先皇死的不明不白,甚至不知道几时死的,这件事还没有查清楚,你荣王还是有心争权,不是落人诟病吗?
梁清看着这群老家伙,一个个的说得有理有据,自己的第二场戏刚结束,正准备转战金銮殿呢,他们就开始出手了。
既然你们嫌命长,那老子也只好送你们一程了!
梁清还未见到龙椅的样子,便有人先行发难,而且又是御史,又是大学士,虽然都是软钉子,却句句针锋相对。
让他守灵?让他尽孝道?你们怎么不说不可一日无君呢?
“荣王!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梁清刚要展开反击,突然有人蹦出来,痛心疾首的哭诉道,把旁边的人都吓了一跳,这嗓门太大了吧!
而梁清也是暗道一声卧槽,这是心腹啊?知道本王想的是啥!
只见此人一身青色官袍,胸前四道绣纹,梁清知道这是个正四品官员,却不是自己事先找的托,这哥们有前途啊!
对方看到梁清赞许的目光,似乎生怕荣王不记得他,又道:“微臣大理寺少卿左明校,斗胆恳请荣王以社稷为重,将守孝之事,交由子嗣代劳!”
其他人都被那一句“国不可一日无君”惊到了,还以为他马上就要荣王登基,结果这货却是个比喻句,说的只是请荣王参政,真是滴水不漏啊!
而那些力挺荣王的人也都在暗骂,自己怎么没想到,守孝这种事当然是找人代劳了,荣王家里又没死光!
现在被人抢先了,他们也只能齐声附和。
“请荣王以社稷为重!”
“请荣王以社稷为重……”
很多时候,朝廷也很江湖,拼的就是兄弟多,只要众望所归,大势所趋,很多事就能定下了。
眼下的局面,梁清已经大致掌握,这三四十个捧哏的,便是站在他这边,也可能有后来的,但是无所谓了。
而剩下的人里面,大多是保持中庸之道,明哲保身,或者是官职不大,之前倒向高文渊,现在又站到中立的阵营里,这些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最后,就是贴上国师标签的大官了,一品二品大员,手握重权,害怕荣王得势,这些才是梁清的敌人。
此刻,对方想用孝道说事,显然是不行了,荣王现在大义上,他们只得默不作声。
梁清暗暗冷笑,却一脸为难的道:“诸位,如今宫里这个样子,实在不宜立君。不过你们说的对,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不能让祖宗留下的江山,毁在我们手里!所以,本王答应了!”
“荣王英明!”
这边唱着双簧,另一边却已经懵了,左明校说不可一日无君,只是一种比喻,其他人也只是请你参政,可你还提这句话,是真想马上登基啊?
梁清当然要马上登基,不然他也不会假冒荣王了!
还是那左明校反应最快,立刻捕捉到这个细节,竟扑通往地上一跪,一脸视死如归的道:“微臣再斗胆,恳请荣王……继位登基!”
嘶……
人群中不禁倒吸口冷气,左明校,左大人啊!你抱大腿也是拼上老命啦!
连梁清的托也在想,这是荣王的又一步狠棋啊!
其实有左少卿这种四品官员打头阵,倒是非常适合,这就像一个3炸,你手里有炸和王炸,当然要先出3炸,看看对方出什么牌。
梁清也是暗暗点头,不过脸色却不太好看,又惊又怒,飙起了演技。
但他并未接话,而是在等对手出招,因为如果答应的话,就显得吃相太难看了,拒绝的话,又容易被对手抓住话柄。
这时,左明校的第一炸,果然使矛盾瞬间升级,又一个重量级的站出来,吏部尚书,二品大员。
“左明校!你确实是斗胆啊!先皇死因未明,太后尸骨未寒,此时急于立君,到底是何居心!”
“刘大人,话不能这样说……”
“住口!你一个大理寺少卿,也敢妄议天子之事?”
“你……”唯一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