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顾莫阏真答应入朝为官,父皇便可以既然是提携晚辈,父皇大可再提携太尉次子晋升户部要职这样两边也都顾忌到了,虽然这一次授封的全是重职,难免动静颇大,可是父皇曾经过,能够辅佐你治理国家的,排忧解难的都是最好的人选。”
“父皇大可在授予顾家公子相位之时,借为顾丞相去世痛心之余,不忍太傅这样劳累,借着让太傅在家将养身体安享晚年的空当,将御教大人提上朝堂,既给了太傅大人面子提携犬子,又能免了太尉与太傅大人在朝堂上不必要的争执。”
“不过,这一茬下百官们肯定有一些极力谏言,可太尉大人绝对会满意这个意见,到时候父皇大可拿出威严,以顾家公子和御家公子两人青出于蓝,定会是国之栋梁为由质问他们是否质疑父皇的眼光,质疑已故的贤相和太傅的教导凡是以太傅和丞相为首的门生绝对会犹豫甚至噤声到最后,百官们决无异议。”
“这个决策虽然大胆,却也应该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夜淳茂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的女儿,完全不敢想象,这是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女孩儿出来的,连他半月以来都没有想到怎样的应对之策,可偏偏夜晤歌轻而易举的便提出了方案。
而且他甚至觉得这个方案的确是最好的解决之法。
他的眸中带着一丝欣赏,就这么细细的打量着眼前的女儿,由衷的道了一句。
“你果真是很聪明。”
他为了这个事情烦心了许久,却依旧没有想出这样一个办法。
这方法虽然大胆,可是确实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处理了那些想要上书封相的饶内容,封住了悠悠之口,又能彰显自己一直看重顾家的决定,让朝中顾家的门生和太傅安心再将御绝云提携让太傅在家休养,少了太尉和太傅在朝堂上的冲突而太尉虽有不满不过儿子在朝而又照顾了顾家,想必也没有很么意义。
至于太尉那里,将次子调任到户部居要职,一直以来户部都是太傅和丞相的门生,因此将儿子安置在户部,想来太尉也会满意人手平衡的定律。
两边虽都居要职,可是两边都相互横制,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再加上夜晤歌最后的这一化解的方案,简直堪称完美。
令夜淳茂不得不高看这个女儿,夜晤歌是块瑰宝,是块自被他忽略的无价之宝。
“若你是个儿子,或许朕真会考虑大臣的建议,是否另立太子。”他道着,站起身来俯视着眼前的女儿,满眼都是欣赏。
“儿臣受不起!”夜晤歌低头,低声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