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瓦市(1 / 2)燕飞扬88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两人作别后,卓元劭便引着江大郎去别处戏耍。

走在人头攒动的街上,江大郎捧着肥硕的肚腩,旁若无人地说道:“贤弟为何与那小娘子这般好声好气。似这般牙尖嘴利的小娘们,只要打上一顿就老实了。要我说,这女人,还是风骚妩媚些的好。瞧着才可人疼。”

卓元劭捏紧了拳头,强忍着要将他打翻在地的冲动,朗声一笑道:“贤兄说得在理。只是小弟向来怜香惜玉、疼燕悯莺。只要略有些姿色的女子,无论脾性好坏,总能引得小弟我走不动道。”

江大郎听完哈哈大笑,拍着肚腩说道:“我原以为,像你这样的名门贵胄,都是些眼高于顶的假清高。没想到卓老弟倒是真性情,竟与我十分投契。我随家父回京述职已过一旬。至戚世交家的公子,见了不下一二十个,只有老弟合我的眼。走!哥哥我今日做东,领你去和悦楼耍个痛快。”

卓元劭抱拳一笑道:“恭敬不如从命,哥哥吩咐,小弟自当奉陪。只是,此时天色尚早,咱们不如先去逛逛瓦市。江兄久在北疆,想来怕是未曾见识过京城瓦市的繁华热闹。今日正好愚弟有暇,便与江兄做个向导。不知,江兄意下如何?”

江大郎大喜,搓着手笑道:“妙极妙极!哥哥我正愁无处消遣,老弟这提议,正合我意。走走走!这便去。”

大煜朝瓦市盛行,单京城就有五十多处。其中又以与马行街相邻的北瓦最为热闹。马行街两旁金紫药铺、香药铺席、酒肆邸店不计其数。可以说是整个京城人流最密集的街市。北瓦近水楼台,自然愈加繁盛。

瓦市里除了各种商铺,还有勾栏。勾栏内,设有戏台、戏房(后台)、腰棚(观众席),四周以栏杆圈围起来。因顶上支着巨幕遮蔽风雨,形似帐篷,故而又唤作乐棚。位于演乐巷的牡丹棚,当属北瓦当中规模最大的勾栏,据说可同时容纳数千人入座。

卓元劭领着江大郎进了北瓦,逛遍了大大小小的勾栏。当中有说书的、唱曲的、杂耍的、表演相扑的,各式各样,不胜枚举。

卓元劭见江大郎逛得不亦乐乎,忙趁机说道:“这些都是小意思,牡丹棚才是个中翘楚。若是不去坐一坐,便是白来一回北瓦了。”

江大郎顿时来了兴致,忙叫他引路。

牡丹棚专演杂剧。杂剧自前朝兴,发展到本朝,已日臻完善。因杂剧有说有唱,表演故事“务在滑稽”。有“散乐传学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的说法(语出《武林旧事》)。故而吸引了上至勋贵,下至走卒等无数人的喜爱。

此时的牡丹棚,早已坐满了人。卓元劭不徐不疾,将江大郎引到前排预留的席位入座。又招来茶博士泡了茶,摆上点心。

戏台上,是个书生打扮的正末“哇哇呀呀”地唱。江大郎听了一会觉得没趣,便有一句没一句地同卓元劭说起闲话来。

卓元劭应付了几句,便安抚他道:“江兄耐心些。这出《一盏茶》,最出彩的便是将要出场的正旦。那可真是世上一等一的娇娇可意人儿。江兄若信我,便安心听他唱完。须知好饭不怕晚,好事不怕慢。”

江大郎听他这样说,便“嘿嘿”一笑按捺住性子坐定了。

果然,正末唱完之后,随着一阵锣鼓点,一身花红柳绿的正旦,便袅袅婷婷地出场了。

这正旦正是那位环娘。只见她,羞羞答答从香帕后露出一双妙目。莺啼恰恰地唱道:“清晨起,我这里急忙梳妆。大哥他,要往田间把活忙。只留我,独自一人守空房……”

娇娇嗓音,千回百转,直勾得人心痒难挠。只这初啼一曲,便知盛名非虚。环娘娇花一般人物,举手投足间,媚眼四照,妙音回圜,不消片刻便周旋得春风满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