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书院出身的大臣们没想到皇帝的反击来的这么快,下手会这么狠。
凡是上书求去的,朱由校当场便在他们的奏本上以朱笔题了一个“准”字。
这个官你不愿意做,朕还不乐意给呢!京官辞官了,就从各地的地方官里面调嘛!地方官要是也辞官了,就从后备的官员里面升!
真以为自己是这大明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啦?告诉你们,除了朕以外,大明朝缺了谁都是一样的转!当然了,你们想辞官容易,想再回朝廷做官?想的美!
朱由校非常小心眼地将这些人的名字记了下来,决定给这些人来个“永不叙用”。你们不是竭力为东林书院鸣不平吗?哼!
至于那些上本劝谏的,朱由校倒也不怎么在意。除了那个“率兽食人”被他送去养大象之外,其他人都没有被他处罚。
至于那些冲击杨涟府邸的十几个人就比较倒霉了。朱由校对那些骂他的人能够一笑了之,但是对于这些家伙的处置则是毫不留情!
其中几个东林书院出身、正在准备今年会试的学子除了直接被剥夺了举人身份,永远不得参加科举之外,还要在顺天府门口枷号示众三天;
其他几个被鼓动来的国子监生则是被剥夺了监生身份,永世不得科举,顺天府门口枷号示众七天以儆效尤;
消息一出,所有的官员和正在鼓噪的学子们不由得有些胆寒,有些机灵的家伙立马选择了闭嘴。说到底,真正的东林书院出身的东林党在朝中还是占少数,并且其中位高权重的赵南星、李三才、叶向高早已去职多年,不济事了;
剩下的东林书院出身的官员便是如今都察院以左副都御史左光斗为首的一众言官了。
都察院的言官目前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左都御史邹元标和他江右学派的弟子们,如李邦华等;他们和东林党的关系有些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另一派便是以新近升迁的左副都御史左光斗为首的言官们。
其中,前者多为科道言官,对接六部;后者多为外派到地方的巡按御史。
至于韩爌、孙承宗这一类官员更多的则是比较赞同东林党的风骨气节,若是叫他们一起反抗朱由校的意志,他们可是不干的。
于是,敢于上书乞骸骨的铁杆东林党一下子就倒了一片,能称得上高官的便只剩下右副都御史左光斗还留在任上,像刑部员外郎顾大章、工科给事中魏大中这些正在壮年的铁杆东林党可是把自己给玩了进去。
也合该这些人倒霉,说什么不好偏偏说自己”老病““不能理事”..好了,朱由校朱笔一挥,便把他们发回了老家疗养,想反悔也来不及了。
正在家里潜心修学的叶向高听闻这个消息,当场便眼前一黑,连呕了好几口鲜血之后便昏了过去。
跟那些容易上头的年轻人不同,他可是个宦海老油子,深知“人走茶凉”的道理。顾宪成、叶向高、赵南星、李三才...这些名字确实响亮,但是现在也只能在乡野眼看着自己一系的官员被大把大把的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