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想法,这也是孩子下学要经过的地方,她不想离学校太近,怕孩子看见了觉得埋汰,但又想着天天看到孩子们上学下学,应该说是正合适的地方吧,她的生意也非常不错,当然也有些孩子了,零食来说孩子们也是喜欢吃的,没有太多钱,有的孩子拿着二分五分钱,买到的瓜子还要和同路的小伙伴分着吃,好亲密的样子。
让梁美昕感到欣慰的是,她的几个孩子,都没有觉得一个卖瓜子的妈有多埋汰,仁超和媛婕的年龄,他们的同学眼中还没有什么行业上的划分吗,也没有身份上的区分,不管你的父母是卖冰棍还是捡破烂,没人会瞧不起,甚至往早了说,低年级的时候也下过农村拾过麦穗积过肥,父母不管是干什么,只要离得近能够早一些喊一声吗,那都是值得羡慕的。
有句话说三年一个代沟,到了小远方这里就不一样了,别看是年纪小,心里已经有了三六九等。
梁美昕是正月十五以后,寒假结束前开始摆的摊,和丈夫的明确说法就是,我要看着孩子上学下学,督促他们尽早回家。
路文石非常理解当母亲的心,既然你要看到孩子们都上学,那趁早,我让小远方也归了学校吧,正好付予歆的事情小何老师很给力,想要上学随时可以,交了借读费做插班生,可以不用等到暑假过后,于是过完寒假,就把两个孩子都送到了学校。
也就是说在五年寒假之后,是小学和市中学多了三个学生,年龄最小的不到学龄的就是路远方和虞诗逸,市中学多了一个付予歆,当然,这个中学和小学原本是一个学校,只是分难半区和北半区,因为学校挺大的,南校区是小学,北校区就是初中高中。
那虞诗逸怎么五岁年龄也上了小学呢,那是因为她有一个漂亮的自命不凡的妈,和一个武状元的爹。
白芯蕊在自己的女儿身上可以说倾注了很大心血,琴棋诗画无一不教,自己不会的花钱找人也要学,也搭上小诗逸吧正好和小远方两样,远方是比较晚熟,而虞诗逸是比较早熟,脑子聪明不管什么才艺几乎一学就会,并且也好学,这让白芯蕊非常的欣慰,我女儿就是个天才,也喜欢拉着女儿一起晨练几个舞美动作,神仙母女的称号越来越响亮。
但是白芯蕊并不是爱秀的人,她是真的想把女儿塑造成一个仙,并且很奇怪的,她从来不去顺风二条,那里有路文石的店铺,美好只深藏心中。
而虞铮就不一样了,我的女儿怎么可以不会些拳脚呢,但是白芯蕊并不感兴趣,甚至有些抵触,所以一些身体上的锻炼,就是父女之间的秘密,当然,这个秘密并不大,五岁的女孩,还不到练武的年龄,只是一些基本功。
那既然女儿这么优秀了,不上学会不会耽误她的天分,在这一点上,夫妻俩达成了共识,于是托门路找关系,也把女儿送进了学校,巧的是和路远方在一个班级旁听。
这两个孩子呢第一次见面,应该说是在白芯蕊做旗袍的时候,但是年龄和记忆,根本就不可能有印象,虞诗逸呢也可能学的东西多,脑容量不够,对于小远方一丝丝感觉都没有。
但是路远方,一见到虞诗逸的样子,那种孩子的痴迷也是溢于言表,哇塞,这是谁啊哪个仙府来的吗,怎么会长成这样。
当然路远方的年龄,没有什么漂亮不漂亮,一种纯洁的痴迷吧就只是看着顺眼,反正和看别的孩子的眼神不一样。
另一个孩子呢就是上中学的插班生,付予歆呢却是另一种表现,她被灌注的思想就是,要听路家人的话,仁超,媛婕,甚至小远方,他们是咱们家的恩人,你能上学就是你路伯伯的功劳,要不然你还在乡下刨稻米呢,如果说你要是不听话让他们生了气,回乡下吧积肥拣大粪,别让我这当爹的落个知恩不报的名声。
所以说付予歆对待路家人,总是满脸带笑,不管自己多么不开心,就哪怕走在一起拌了一跤,只要是路家人把她扶起来,不管摔得多重但所见到的,都是一张微笑的脸,并不是强颜欢笑,她很珍惜进城的机会,发自内心的笑,就像扶桑日本的小女孩。
给仁超的感觉呢,就是付予歆是个很可爱,需要保护的女孩,并且这女孩,成了自己的跟屁虫,总在学校的大门口,书包里装着火烧夹肉在等着自己,等着路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