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想把苏文成塞到南军。
等到苏文成升任“执金吾”,担任京城之内的日常警备,就可以与王莽这个“骑都尉”互为表里,统领京畿的部队。
此时的王莽,还没有想到建立新朝那么远,权力的**,已经开始膨胀。
……
西市郊区,空气中,陶器烧造的烟味弥散。
李寻正在寻找一名侍医。
据说,这名侍医是到西市旅游去了。
侍医属于西汉帝国的太医系统,主要为帝室服务。
从穿越到现在,李寻一直对这个时代的医学很感兴趣。
方士,跟医学关系很大,《汉志》干脆就将医学称为“方计”。
经过李寻一个月不断的劝诱,刘骜终于开始看重方术医学,征召本草官,还有方士官,在朝**事。
为此,小白还特意提醒,历史开始偏移,仿佛在说,这时代就流行死人,您倒好,改进医术做啥?
只不过,历史偏移数值太小,李寻直接无视了。
侍医,负责医药书籍的校订,李寻建议,让他来写一本叫做《本草》的医药书。
当然,这本书历史上就有,李寻偏偏要自己写,东汉的《伤寒杂病论》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方士的职责,是给医药书,加上一些黄白之术,仙源医学。
李寻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现代人,绝不会在医学书里,掺杂奇奇怪怪的东西!
“这个时代的医学,跟巫术差不多,简直看不下去。”踏入草丛,凉露湿衣,李寻有些感慨。“方士是个好身份啊。”
在朝会上搞这么一处,王莽为什么不拿刀削他?
李寻承认,有他偶尔拿出手机,给王莽观瞻的缘故;其次,方士阶层,在汉代地位本来就高。
汉武帝之后,方士逐渐儒生化,士族化,拥有相当尊崇的社会地位。
不远处,有一头老牛,被跣足的农民驱使着,犁地耕种。
耕地的旁边,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李侍医啊,你可让我好找。”
李寻看到侍医李柱国,一路奔了过来。
李柱国看到李寻,眼睛一亮。
一个月前,李寻跟他说过,要不要建立一个医药分离制度,令他大开眼界。
那个时候,他还在石渠阁翻阅文书,为新书积累资料。
李寻也在石渠阁,翻阅这个帝国图书馆里的藏书。只不过,李寻看书的时候,眼光有些挑剔。
两人打过招呼,李柱国严肃的脸庞才露出一丝笑容。
李寻随便问道:“你在这里做什么?”
李柱国指着一旁耕地里,站着的老农,说道:“前阵子,宣平门这边,几户人家得了脚肿。或许是因为风寒,我便特地过来看看。”
穿着麻衣,面色愁苦的老农,看到穿着禅衣的李寻,眼里饱含敬畏,叫了声:“大人!”
“踵足?”
李寻皱起眉头,在汉朝,踵足不算少见,得了这个病,是可以免除徭役的。
李寻却知道,即便得了踵足,老农依然坚持下地的理由。
汉初不抑商,到了现在,奢侈成风不说,手工业繁荣,商业规模扩大,农民耕地减少,重农也就成了空谈。
现在的世道,豪强兼并土地,无数自耕农破产,沦为佃农。
疾病落在佃农的身上,后果自然严重得多。
不过……
造成踵足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吸血虫病,麻风病,湿型脚气病……很是让人头疼。
李柱国拿了矾石汤过来,想必是要将这次踵足,当做脚气病来治。
想到李柱国能为患病的贫苦人家,专门跑到这里来,李寻由衷产生敬佩之情,同时也在想,自己应该怎么做?
矾石汤就免了,那玩意压根不治病。
在汉朝吃了一个月蒸米,李寻有理由怀疑,蒸米导致的维生素B1流失,极可能是湿型脚气病的来源!
不过,当李寻将目光转向老农的腹部,就知道,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