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也长大了,赵云将他任命为海军都督,甘宁为副都督,专门训练十万深蓝海军,三年期间,深蓝海军试探性地占领了夷州岛和朱崖岛,并在岛上建立了海军基地。
三年中,被北疆军辖地包围的徐州陶谦三次提出让出徐州,而他自己则告老还乡。
赵云不许,与北海孔融一样,陶谦还得继续领导徐州,不过赵云派出专业团队对徐州进行改造,使之与中华王国的十个州一样吏治清明、百姓富足、工商发……
192年,陶谦病故,赵云以梁习为徐州刺史,授陶谦长子陶商,次子陶应皆为郎官,诣京履职。
赵云命周瑜、甘宁的深蓝海军部队移师长江口,威慑江东。
江东孙坚得知深蓝海军十万大军移师长江口,一时之间寝食难安,生怕周瑜、甘宁对他们开战。要知道深蓝海军配备的战舰全是车船式铁甲舰(就是两边船舷装上脚踏轮浆),江东的木船如何是其对手?
让孙坚所料不及的是,他们没有等来战争,却等来了赵云的劝降书。
劝降书说,中华王国不愿汉人自相残杀,所以才劝孙坚归降中华王国,如今中华王国已经拥有十一个州,江东拿什么与中华王国去争夺地盘?
如若孙坚执意不顾江东百姓的利益,到时攻破江东,孙氏一族将鸡犬不留。
孙坚召集麾下文武商议赵云劝降一事,江东该如何自处?
江东文武,武将大多倾向拼力一战;而大多数文官倾向于归降中华王国,江东地盘太小,军队太少,与中华王国根本就不在一个对等的台阶上,与其拼命一战,孙氏一族无异于自取灭亡,投降还能保住孙氏的荣华富贵,两种结果,孰优孰劣,不言自明。
于是,孙坚回书赵云,表示愿意归降,不过赵云得保证孙氏以及江东众臣的合法财富不受侵犯,而且去留不得勉强。
赵云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孙坚的条件,接受了江东势力的投诚。
赵云任命孙坚为中华王国太尉(虚职)、孙策则以江东水军为基础新组建内河水军,孙策任水军都督、周泰、蒋钦凌超为副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