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章 情字何解(2 / 2)清潇拂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张羡瑜与上官采芷二人男女之事,还需二人相处化解,端木凤阳本为局外之人,本不便去多说什么。

上官采芷听从指引,来到张羡瑜房门之外,心潮涌动,本想推门而入,但此时心中忽然想到端木凤阳所言,正在房中闭关练功。

犹豫再三,终究还是未忍心打扰。

站在窗边,透过薄纸看到屋内隐隐一身影盘坐于床铺,吐息绵长,虽看不清面容,但凭此形体,上官采芷也能辨识出是张羡瑜本人。

就这样,上官采芷一动不动,在窗帘站了足足半个时辰,双腿早已酸痛难忍。

若是放在平时,定然娇声怨气,喝令家仆搬来座椅,倚靠歇息,但此时却是一声不吭,强忍而立。也许只见了见张羡瑜的身形,解了心中的久久相思之苦,肉体之痛也不显得那么重要。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上官采芷见张羡瑜无恙,心中自然随之欢喜,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不许上官青云伤其丝毫。

佳人一声轻叹,暗自离去。自始至终,不曾惊扰心上人,若是受罪心疼,那就让一人承受便好。

晚上,月色正好。

端木凤阳也是清闲,独自一人在周府之中闲庭信步。

曾在汴州端木府邸,就有独赏与夜色之好,端木凤阳常喜在晚饭之后,出门散步。府邸占地百亩,不乏假山小池,丑石怪树,这些景点便成了端木凤阳饭后必经之处。

闲步赏景,不为赏景而赏,为宁心而赏。渐渐享受这般意境,且每日都是如此路线,这么多年来也不曾更改,倒也还没生厌倦之心。

周府西边,有座人造假山,山高四丈有余,溪水从石缝中潺潺流出,汇入山下小池塘。

假山之上建有一座不大的古亭,只可容纳一人入亭歇息,端木凤阳此时就负手立在古亭之中。

四丈有余,在周府,恐怕就是最高的建筑。放眼望去,只见密密麻麻的庭院阁楼拥挤排列,檐瓦叠重,一重又一重,偶尔见到一两名家仆在此之中匆匆穿插而过。

古人道“高处不胜寒。”这般高度,寒意多少也是有些,冷风拂面,意识清醒了许多,端木凤阳面庞早已被吹的些许发凉,却毫不在意,反倒乐于此状。

皓月当空,如同白玉盘,悬在无垠的天际,天幕墨黑,愈发显得月光明亮。

月有圆缺,人有离合,此事古难全。素白明月,尚有暇影,人生之事,又怎会一帆风顺,事事如心?

自从乌篷船翩然过拱桥,无意间那惊鸿一瞥,倩影便久久缠绕心头,青萝裙摆,在脑海之中嫣然舞动,挥之不去。本就从未谋面,不过一眼之缘,却生得愁念,武学再为繁琐难懂,也不及“情”字一半。

端木凤阳在幼时便知晓西蜀皇帝爱美人不爱江山,可为一人倾尽天下,修筑九尺金台藏娇,不惜满朝言官上书死谏,磕头血流,却未动心神丝毫。不过换来那庸主淡淡道的一句“为了搏她一笑,朕宁可将这天下作为嫁妆,拱手相送,又何必去管那些民间流言?”

从前端木凤阳提及此事,只会讥笑蜀帝昏庸无道,喜好美色,纵然西蜀有那天下两绝,号称“天下第一军”大御沧龙骑和“天下第一谋士”叶知秋坐镇,也是沦落了个三国最末的名头。

如今渐渐有些明识了蜀帝的心理。面对瑟瑟凉风,微微一笑,轻轻摇头,嘴中喃喃说了两字“柳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