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岭一走,李氏这一在家里都坐立不安,满院子的转悠着,王荷见了奇怪的问:“奶奶,你干啥呢?”
李氏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你哥哥今第一入学,我有些不放心呢,也不知道他习不习惯,跟同学相处的好不好?”李氏着着语气有些忧愁起来,“要是有人欺负他可怎么办?”
王荷挑了挑眉,心想有啥不放心的,她哥平时看着不话,骨子里其实就是个闷骚型的,哪里就那么容易吃亏了。事实证明,王荷想的没错,她哥确实没有吃亏,还让别人吃了亏。
直到完全黑透的时候,王老头跟王岭二人才回来。
王老头一到家,就跨着脸跟李氏了王岭今日在学堂跟人打架的事情,王荷在一旁听得暗自咋舌,心道,她哥平日里看着这么稳重的性子,没想到还有这么冲动的时候,那石头平日里在村里就四处捣乱,上次在河边遇见他,他还嘲笑他们,这子活该好好教训,王荷在心里给王岭鼓掌,打的好!
虽然王荷觉得王岭做的没错,可不代表王家其他人都这么想,就连李氏也觉得王岭做事过于冲动,好好的训斥了王岭一番。
虽然张铁匠已经了此事不怪王岭,但是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第二日,李氏还是带了一条腊肉去了张家登门致歉,张铁匠的媳妇何氏是个明事理的,虽然自家孩子挨了打,她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但也知道此事定是自家石头挑事在先,客客气气的收了礼,也不好再计较,此事这才作罢。
日子一晃,进入了六月,已是初夏,气愈来愈热,烈日炎炎,大地像蒸笼一样,热的使人喘不过气儿来,今年的气有些奇怪,除两月前下了一场毛毛雨,至今未下一场雨,且那场雨也仅仅只是浸湿地皮儿,大太阳出来晃了下,地面就干了,地里的庄稼已经开始有了干黄的叶子,没法子,王老头与王平安父子只得挑水灌溉稻田。
父子两人没日没夜的挑水,连着挑了五六个昼夜,才算是勉强将稻田灌满。忙完这茬,两人累的回家后倒头就睡,真真是睡了足足一整,才算是稍微歇过劲儿过来。
两人在家里歇了两三儿,又开始忙着种秋粮。去年王老头领着王平安在清水河沿边开了一块荒地,荒地刚开,本身土质就沙,地力又薄,因今年公不作美,秋粮怕是种不上了,
王家土地本就少,这样一来,今年收的粮食怕是还不够家里几口人糊口,好在如今家里做了松花蛋的生意,每月除了基本开销,还能攒下几两银子,如今家里也算有些积蓄,买些粮食吃也不成什么大问题。
饶是如此,王老头还是愁的不行,每日晚饭后,都要多抽两斗烟,庄稼人以地为生,若是家里的地种出来的粮食还不够糊口,那才是没有生路,王老头私下跟李氏商量着,等来年再攒些钱,家里还是得多添置几亩地,家里地多,心里也踏实,李氏自然是没有意见。
王岭去学堂,早去晚回,午饭是在学里吃,出了打架的事儿后,李氏有些不放心,每等他下学回家后都紧着问,有没有人欺负他。
王岭都笑着,没有,有石头呢。石头自从上次跟王岭打了一架以后,原本以为以后在学堂中,他会处处为难王岭,没想到的是,两个孩子因为这一架,感情反而好了起来,惹得李氏常想,石头这孩子,莫不是喜欢挨打?
现在两个孩子黏在一起,石头整跟着王岭一起上学下学,也不逃学了,喜得张铁匠更是拿王岭当亲生儿子看待。
李氏心想,有石头在,确实不用担心王岭被欺负,他们不欺负别人就不错了,便隔三差五的给石头塞点好吃的,惹得石头这子愈发的每下学后都要来王家待上一会儿才肯回家。
如此过了一个多月,一切平安无事,李氏才放下了心来。
王岭有了朋友,性格也开朗了起来,有时候在家里还会蹦跶两步。
两家的孩子处的好,大人之间往来也就多了起来,村里其他人家见张家跟王家来往,平日里见着王老头等人,也会打个招呼,虽依旧不亲热,倒也不像原来那般视而不见了。
王岭在学堂做学子,回到家就开始做起夫子,她的学生有王荷同学和刚满一岁零四个月的桃同学。
院门口的老榆树枝繁叶茂,撑起了一片浓浓的绿荫,李氏便在树下摆了座椅供他们读书,王岭便在这里教他们念书。
王荷还好,她原本就存了要跟着王岭认字的想法,自然是学的认认真真,桃就不一样了,她年纪,坚持不住,听着王岭念一会儿三字经,就开始靠着桌子打起瞌睡来。一开始,王岭还有些强迫症,非要叫醒桃,可惜桃同学似乎有些起床气,每次被王岭叫醒,就开始大哭大闹,惹得王岭还要抱着她哄上好一会儿,才肯罢休,几次过后,王岭夫子学着学堂里夫子那样捋了捋他并不存在的胡子,冲着桃摇摇头道:“朽木不可雕也。”就彻底放弃了桃同学,只一心一意教王荷。
于是每日日落西山之时,王家院门口,榆树绿荫下,时常坐着三人,一开始,是一个娃儿读三字经,两个娃儿跟着念,念着念着,就变成一个娃儿教着,一个娃儿跟着念,而旁边一个娃儿正睡得香甜。
李氏一看,觉得这是个哄桃睡觉的好方法,于是后来每每桃晚上闹腾,不肯好好睡觉的时候,就唤王岭进去念书给她听,果真有奇效,王岭念了不到一会儿,桃就睡着了,还打着鼾。
李氏高心很,王岭却是有些郁闷,夫子讲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为何到了他妹妹这里,就成了书中自有安神汤了?王荷捂着嘴偷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