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 循丝成网(1 / 2)山程水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清早,辛岁就要赶着回驿站,今天可能会有一批朝廷的邸报送达,要抓紧分派到县城去,是不能马虎的。

虽然昨日旎旎好像恢复了以往的样子,可她刚醒来的那一幕还是让辛岁有些担忧。如今之计,只有烦劳老师多加注意。

旎旎可能还在熟睡当中,就不打扰这个多有疲累的小丫头了。

天色未亮时,他就启程往驿站赶去。

大明的驿站制度是非常严谨而有效的,每月固定的时间,朝廷的政令和需要传达的消息就会源源不断地通过快马车船送到全国各地,也是因此,大明的政令实施相对来说比较透明和彻底,鲜有不知上意的处所。

不过,随着皇帝行为的不可述说,政令能否如期实施或是保障完成,是要打个折扣的。

而且对比前朝驿站混乱的情况,大明的驿站制度更为严格。建国之初,太祖皇帝鉴于元朝前驿站混乱的教训,一开始就设严法对某些特权者进行了限制。

他在律法中明确规定:“非军国重事不许给驿”,即不是国政与军事大事,一律不许滥用驿马或动用驿站的邮递设施。

其后,又对应加上附加条件共十二条,限定了符合用驿马驿船条件的人员,其他人一律不得“擅自乘驿传船马”,违者重罚。

这一切规定让大明驿站的发展走向还算健康,一百多年来,也很少出现问题。

对辛岁这个处在不发达地区偏远山林的驿站真实负责人来说,一年中主要要做的事情也就是传递一些政令文件和朝廷邸报。

由于地处实在太偏,过路的出差官员或是士兵少得可怜,或者说,约等于没有。

这对他来说也算是件好事,起码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在公务上,也少了与官家人打交道的烦琐。

要知道有些人被上级欺负惯了,到了驿站就总想欺负一下不入流的驿站工作人员找找存在感,反正这辈子也许只见一次,摆摆威风也不用怕找什么后账。

同时,虽不与外人相见,但绝不能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通过朝廷发布的公开邸报文件,辛岁能够了解到一些大明天下各处发生的事情,而这些,也是王守仁十分关注的。

顾老爷子当初教他识别不同文件的文体和重要程度,教他辨别不同政令的出处和令指的范畴。

而王守仁来了以后,教他认识那些官场语言的背后意义,了解每一条政令之间的联系,对应着地方的哪一件事,也在逐步引导辛岁认识那些政令文件背后的角逐和斗争。

辛岁在这样的高质量公务员教育灌输之下,对官场和国政的理论知识,已经胜过一般的底层官员。

这种程度听起来好像也不怎么样,但在一方偏远的山林之中,让一个无论前世今生几乎毫无社会经验的人懂得这些,足见传授的用心。

当时顾老爷子一是为了让辛岁熟悉驿站的工作,以后好接自己的班,另一方面,他相信,把这些经验之谈教给辛岁,以后总归是有用的。

王守仁则明白,辛岁不可能一辈子待在山林之中,尤其是当他有了自己这样一个老师以后。

他迟早要卷入这天下间的斗争之中,而且或许因为自己,斗争的层次要变得高得多。

只有学习到了足够多的东西,进入世间这深邃无尽头的真正山林,才能活得更久,走得更远。

…………

回到驿站,给驿马喂过草料饮过清水之后,负责传递文书的邮差就乘快马到了。这人也走的是固定路线,与顾老驿丞多年相识,后来自然也和辛岁相熟。

辛岁一边亲切地喊他一声“张叔”,递过去一碗清茶几块糕点,一边牵着驿马去喂草洗刷。

另换的驿马已经牵出来拴在门柱上,等驿差休息片刻就要出发。

张驿差乐呵呵地坐下,等着辛岁忙活完。

他边喝着温度恰到好处的茶水,边小口品尝着滋味不错的糕点,很是舒心:

每次到这龙场驿,虽然路途难行荒无人烟,但是也能尝尝辛小子做的点心,和他拉拉话,算是消解了路途上的疲惫。

当年顾老哥收留下的这个孙儿,是真的不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