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明月别枝惊鹊(1 / 2)山程水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日一早,师徒二人就收拾行装,往玖寨中走去。

辛岁仔细关了门窗,锁了院门。以前出门,驿站大门是从来不需要锁的,有兴趣进来的也只有山猫之类。

现在王老师成了著名的山区大哲学家,时不时有人登门拜访,挂锁一把也是提醒来人主人不在,免得误了客人的时间。

其实小心眼的辛岁还有一重考虑,他不想推门进自己家却见到不相识的人坐在屋中,有的人还大大方方地自己摸索泡好了茶水,美其名曰“名士风范”、“不拘小节”。

呸,不知道你不拘的是哪个犄角坷垃的小节,拿我都舍不得用的茶杯喝水,真是亏了大德!

一路上,王守仁继续考校辛岁这些天的学习成果,师徒俩一问一答之间,玖寨就近在眼前了。

自打年后归汉以来,玖寨的人物风貌也发生很大的变化。进寨子的大路口,竖立起了一块木质的牌坊,上面是王守仁写的“苗家玖寨”四个大字,听族长说,后半年他们打算换成石雕的,更显气派。

很多苗家小楼都添加了有汉家风格的装饰,这家一个云纹砖装饰的门户,那家小楼四角加安了些飞檐上的瑞兽。

可能暂时都有些不伦不类,但也有一种混搭的美学风格。

这都是寨子里的人赚了实实在在的银钱以后,花了大价钱请城里的工匠给自己做的。

虽然在外人看起来有些吃亏,但是赚钱的门路一直在的,赚了钱不给家里花点,那算什么顾家的苗族汉子。

和外面通商以来,苗家的服饰、刺绣、银饰、药草、苗酒、苗茶、蜡染,甚至渔获等,都成了热卖的紧俏商品。

封闭日久,苗家人完全没能想到这些自己平常家用的东西也可以换成白花花的银子,然后用银子去购买那些汉人的调料、布匹、家具、饰品、香料等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开始是一些消息灵通的商人们来到玖寨中,以低廉的价格收购苗族商品,再运去城市里牟取极高的利润。

后来寨子里的人发现了这些商品的真正价值,就自己组织了运输队伍,按时运货物到修文县城和周边的州县贩卖,回程时再行购买自家需要的货品,两不耽误。

朝廷对于新附的苗寨是有通商优惠政策的,他们不仅不需要交税,还可以得到一定的价格保障。不得不说,大明在这些方面的经验和效率都是数一数二的。

学习语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交流中提高。王老师为玖寨打好了语言学习基础,在蜂拥而来的外界风潮的影响之下,苗家人不仅家里有了银钱,那充满地方风格的汉话也迅速变得纯正、地道。

一路上,遇见的苗家人多数都穿着苗汉混杂的衣服,有的人依旧一身苗族服饰,却戴着一顶花色的遮耳帽,大热天的,也不怕捂出痱子;

有些女子上身是苗家的刺绣交领上衣,下身却不再是传统的百褶裙,反而是汉人的襦裙,初看去觉得怪异,也许习惯了会成为一种特殊的装扮风格?

一个个忙碌的汉子,一位位洋溢着青春笑容的女子,看到王守仁都会过来恭恭敬敬行个礼,有的人还会提出一些自己学习上的困难,可谓勤勉好学。

辛岁一路上走着看着听着,忽然有些惭愧:我这个大弟子每日在家懒散度日,好学比不上这些还要忙碌家事的人们,实在是……

寨子里的道路也修缮了一番,最近正在铺石板路,风貌可谓是焕然一新。

走到桑午玖家的小楼门前,二楼窗边发呆的旎旎看到了她的辛岁哥哥,风风火火地笑着跑到了辛岁面前。

这一打照面,却是把辛岁和王守仁都吓一跳。

原来富有单纯自然之美的小姑娘歪歪扭扭编了发辫,还换了一身不太合身的汉人服饰,上身大红绣花,裙子却是深绿色,两者结合,让人一言难尽。

最让人惊诧的却是,小姑娘干净纯真的脸上,敷着一层厚厚的“白霜”,活像是数九寒天坟墓里挖出的僵尸。

偏生这“僵尸”般面庞上的表情还极为生动活泼,可劲儿憋着笑意,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好像会说话,大概就是“看看我今天打扮得美不美呀~”

辛岁看着拉着自己衣袖的“僵尸”猩红一片的嘴唇,和两团橙红的脸蛋,憋笑都要憋出内伤了。

旎旎一直向他投射出真诚期望赞美的眼神,他也不忍打击小姑娘的爱美之心,只是想着以后该领小姑娘多出去转转了。

劝导旎旎去洗把脸之后,辛岁师徒二人和迎出来的桑午玖一道,进竹楼去研究那三种苗族古炼之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