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花没话,咧着嘴一个劲的笑。
皇帝在这个时代就是神,整个酒席上的客人都站起身迎接,柳城还急急忙忙的张罗着要摆香案接圣旨。
向青山快步往外迎接,心里还在想皇帝真的很仁厚,自己结婚这点事还要劳烦他送礼。
出门一看,来的竟然是汪直。
“恭喜你!”汪直还给向青山拱手致贺,随后还给了向青山一个红包:“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是攒下来的,不是抄家得来的。”
“谢谢!”
礼轻情意重,汪直的这份心意向青山接的很满意,还邀请他上座,吃几杯水酒再走。
到了堂屋,汪直看到屋里已经摆好香案,他还笑着今没圣旨,也不是公事,无需摆香案磕头。
不过汪直的态度还是很正式的,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卷轴,“这是皇帝爷爷的亲笔,要你自己打开看看。”
皇帝的亲笔呀,柳城当官多年还没看到过,把他馋的硬是挤到向青山的身边,帮着把已经裱好的卷轴打开,上头是一副字,“和之作。”
最上头正中间是一方朱红大印,“成化御极之宝。”
御笔!
无价之宝!
柳诚盯着皇帝的手书死命的看,恨不能直接就抢回去,挂在自己家的墙上。“赶紧把陛下的题字给张挂起来,以后还要好好保存。”
众人七手八脚的把皇帝的题字挂在正堂。
这还不算,汪直还管样问话:“向二柱,向何氏何在,太后有赏。”
还有自己的份,还是老太后的赏赐?
何桂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等问明白了,激动的都哭了,拉着男人就跪下了,“太后哇,您的大恩大德让我们怎么报答呀,呜呜呜。”
汪直还决定回去后把这个场面给皇帝和老太后听,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老太后赏赐的也是一副字,但字男饶笔迹,向青山一看就知道是老太后请人代笔的,上提两句话:“积善人家,教子有方!”
在题字的最上首同样盖了太后的大印,边上还有落款,“赐予向二柱向何氏”,这是太后的亲笔。
这两句话对一个女人来是最高的褒奖,而且还是太后认可的!
粗通文墨的何桂花看了又哭了,老太后就是活菩萨,这份人情她这辈子都没法还了。
柳城这才明白,原来向青山在陛下面前还是大红人,看样子非常受宠的。
赵同友对现在这一幕更是满意的不得了。
汪直还很给面子,当众和向青山喝了杯随后离去。
何桂花还要劝他留下吃饱了再走,被向青山劝住了,并亲自送他出门。
汪直:“贵妃娘娘就快要生了,三之后带上你老婆搬到煤市街的新房子去住,这是皇帝爷爷的下的令。”
“贵妃生孩子找我一男人有啥用,找宫里的接生婆啊。”
汪直贵妃乃高龄产妇,皇帝怕有闪失,招你也是有备无患,估计生产时你还要在宫外候诊。
既然是皇帝命令,向青山不得不从。
三后,他和陈伯谦向岳一起去了京城。
但婚礼上的传,却一直在昌平县流传,还演绎出各种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