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英国公张懋身体康复,他家门前的巷子里又开始大排长龙。
刚好这时衙门即将开衙办公,陈伯谦也带这向岳到达京城,他们住的自然是顺府衙门的房子,还约好了一起来英公府和青山见了一面。
会面时向岳还给兄长通报了下家里情况,家里已经找了长工,农庄也开始修建,造房子的还是去年的马师傅,耕牛骡子也买了好几条。
再过几等气暖和些,家里就准备开始春耕。
“还有就好些人在打听你啥时候诊所开门,每都有!”
英国公府虽好,但这不是自己的家,向青山心里还惦记着他的诊所,家里还要春耕,还要种麻,事情多着呢。
在送走兄弟后,向青山遂和张懋辞校
“某还在将养,每日只能食粥,你可不能把我给撇下不管!”张懋听向青山准备辞行,他是坚决反对。
向青山张懋都能自己下地行走,几后就能吃干饭了,距离彻底痊愈仅一步之遥,没必要把他圈在京城,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呢。
看向青山坚决要走,张懋也只能答应,不过还要给他开一张调理身体的方子,到他能吃白面馍馍为止。
这个不难,向青山欣然应允,他还想着到时候和办完事的曹平一起回去。
二月初八,向青山约刘健和李东阳,一起在西城的一家大饭馆聚辞校经过几次考核,俩人觉得向青山八股文章还过得去,是个可造之才,又都是年轻的,互相之间很谈得来。
所以辞行是必要的!
三人还互相好了,几一次的八股文出题依然继续,向青山文章写好后交由昌平县衙役通过公文转送到顺府,再有陈伯谦派人给送两家送去。回来亦是如此。
二月十五,蒙蒙细雨中,向青山兜里揣着沉甸甸的银锭回到家里。
老妈何桂花知道大儿子要回来,还在镇上买了肥肠,蒸了咸肉,炖了活鱼,一大家子好好的团聚下。
第二色放晴,明媚的阳光播撒在大地,一点都不觉得冷,被雨水滋润过的野草野花碧绿葱翠。
更有那早起的鸟儿在树梢上唧唧咋咋的鸣叫,好像是在欢迎春的到来。
向青山根本就不会干农活,他这辈子除了读书,还基本没下过田,但今是家里长工第一正式干活,他还是想要跟着老爸过来看看。
走过村西河上新修的木桥,河西边自家新建的土坯房四合院农庄也已经建成,现在里边住着以张大壮为首的十个长工。
长工们看到想家父子过来,都恭敬的称呼老爷少爷,父子俩也点头承受。
这是这个时代最正经的称呼,向青山也没必大发圣母心,惺惺作态的去做不必要的改动。
牲口圈,年前县里赠送的那五条瘦的皮包骨头,都快走不动路的耕牛,在经过五担黑豆和草料的紫阳下,现在养的肥大壮硕,皮色油光水滑,成了人见人爱的大犍牛。
足足一千亩地,要是光靠人工开荒,一累死累活也不过一亩地,等全部一千亩地开荒完毕,恐怕要等到猴年马月,农时早就过了,必须要用耕牛。
随着向二柱的一声吆喝,从农庄里冲出一群伙,他们个个抬头挺胸,膀大腰圆,看每一个都是孔武有力的棒伙。
他们有的肩上扛着铁犁,有的牵着耕牛,有有笑的往向二柱站立的地方走过去。
长工们自打年后到来每都能吃上肉,昨儿晚上还和向青山一起吃顿肉肥肠,今他们是攒足了气力要在少东家眼前好好施展一番。
他们走到指定地块,给耕牛套上牛轭给犁系上绳子,柳枝轻挥,十条耕牛齐齐迈步向前,锋利的铁犁随即轻松的在松软的泥土中划出一条又一条大口子。
已经撒了粪肥和草木灰的地面,被铁犁卷带着荒草一起翻入地下,腐烂后还会变成养分,而地下富含养分的泥土又被翻到地面。
向青山看了直呼,好一派祥和的农耕场面。
他堂弟向钟,堂妹向梅也跨着个框,跟在长工后边给地里撒豆种。
春耕不仅仅是松土犁田,而是要在阳光明媚的时间播撒种子,盼着秋能有个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