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么多人的殷切期待,向青山心说今天早上的讲课看来是泡汤了。
遂让班头给他准备一件宽敞些的诊室,让本地的大夫们都站在边上观摩,他一边治疗,一边实际讲课。
班头去办事,向青山还要和门前等待的病人家属打招呼,要他们稍安勿躁,他很快就会看诊的。
不消片刻,班头就匆匆跑来汇报,说已经都准备好了,让向青山过去。
向青山进入诊室,看到屋子颇为宽敞,中间放了一张枣木仙桌,四周还有好多大夫,估计能有四五十个,老的头发都白了,小的还是个小青年。
能者为师,何况向青山的金字招牌非常响亮,本地的大夫门都恭敬的朝向青山作揖。
他也郑重还礼,“大家好,疫情紧张,病患甚多,咱们就无需多言。我在这边看诊,你们就在边上看着。
病人不少,大家轮流靠近,互相传阅病案,等忙过一阵我再给诸位详解。”
无需谁答应,向青山直接就坐在椅子上,招呼衙役们让患者排队进来。
此时大夫门也都挤到向青山的身边,有手脚快的已经占据了仙桌空余的两边,取出纸币等着记录天花病案。
第一个病人是个皮肤黝黑的壮年汉子,有他老婆陪同而来,自诉已经发热十来天,身上燥热难耐,现在脸上身上都有痘疮。
向青山上上下下看了,患者身上的确有散在的痘疮,呈黄豆大小,痘疮被汁水清亮且充足,显得鼓鼓的。
问恶寒否?
回答是但热不寒,口渴,夜寐难安。
再诊脉,脉象洪大,指下搏动有力。
向青山还招呼大家都仔细的看看这个病患,“这是天花的典型病例,按照伤寒的说法,此为天花的正病,一点兼杂的都没有。
还有,患者痘疮内汁水清亮,饱满,也都是顺应病症的情况而发出来的。若要痘疮干瘪,迟迟不长,疮内汁水像脓水一样,这就难办了。”
这是真正的心法!
写医案,向青山边书边念:“患者杨某,年三十有一,涿州本地农夫,已婚有子,面色黧黑,身材魁梧。
刻下身患天花,散布痘疮,自诉大热十天有余,但热不寒,口渴,夜寐难安,脉来洪大。痘疮饱满,汁水清亮,大便微硬,小水尚可,此是天花已毋庸置疑!”
用毛笔舔舔墨,向青山继续念道:“邪气自肌表而入,弥散三焦,疫厉属温;故大热不寒,大便微硬,热也。
所幸邪气未壅于肺;故不喘,未壅于喉;嗓音正常。
更可喜者阴液未伤,故小水正常,幸事也!
用清热解毒法,拟方《清瘟败毒饮,病重,药量亦虚需加大,略佐清轻提升之药,以期提邪外出,汗出热退,方可转危为安。”
诺大的诊室内,涿州本地的大夫们全都在奋笔疾书,生怕错漏了一个字。
随后写药方,向青山依然是边写边念,好让大家都能听得见。完事后盖上玛瑙石的印章,很客气的将药方交给病人。
还嘱咐病人家属,病很重,所以药也要猛,早上中午一副药,晚饭半夜再用一副药,应该会有好效果,三日后再来。
在涿州第一天,向青山不但要给病人看病,还要抽空给大夫门讲解,都快累惨了。
三天后本地的大夫门也学到治疗天花的基本要领,也都散开回家了,可惜病人还是相信向青山,依然走很远的路坚持要找他,当天没能看上的,竟然就在州学里苦等一夜。
病人来了就不能推走,这是道德的,向青山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