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山:“小孩发热不可怕,但这孩子脑袋都直不起来了,这很严重!”
“哦”两个大妈这回也明白过来,还说小孩可怜,这才几岁啊,就遇上了生死关头。
还说张班头更可怜,家里三代单传,这个小孩要是没了,他可怎么活?
张班头被说得眼泪刷刷的,他咬着牙;脸上肌肉只抽抽,:“孩子就托付你了,不管啥结果我都认!”
向青山想了想,现在降低病孩的体温最重要,现在孩子的头都不能直立,还抽搐,已经快要把脑子给烧坏了,在迟一步,就是救回来也可能是个傻子。
要是病气转到心脏,一样不可收拾。
“都听我的。张家婶子先去把大门敞开,张家嫂子去打一桶井水来,我有用。”
开门是想流通空气,打井水自然是要敷贴降温。
张家婆娘还有疑问,觉得小孩病的那么重,还要开门受风,会不会加重病情啊?
“你个蠢婆娘,听你的还是听大夫的?”他还隔空挥舞着拳头,“还不快去!”
张家婆娘吓的一缩脖子,麻溜的去把大门给敞开,张家媳妇也乖乖的去院里提水。
大门一敞开,沁凉的新鲜空气让向青山呼吸畅快,待张家媳妇把水提进来,他又招呼关上门,让小孩妈赶紧找毛巾,在井水里浸透绞的半干,在贴在孩子的额头。
随后又把盖在小孩身上的杯子全都掀了,再把裹的紧紧的小棉袄给解开些,好让小患者呼吸顺畅。
“盯着毛巾,快干了就再换一块。赶紧的,笔墨拿来!”
只片刻,向青山就书了一张药方,张家儿子不待吩咐就拿着墨迹未干的药方冲出门去。。。。。。
向青山在这张药方中综合了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两方的方意,来了个表里两清。
表;是指患者得的外感热证需要用银翘散来清解,里是指肺热,去辛热的麻黄甘缓的甘草,保留宣泄肺热的杏仁石膏。
病从外表而来,还必须要从外表而出。
向青山还指派张家婆娘去街上购买十斤秋梨,回来洗净后带皮榨汁一碗,侯孩子说口渴时给他服用。
秋梨也是凉性的,最能清肺热,味道还甜,给小孩代药用最佳。
约莫一炷香时间过去,小孩忽然睁开眼说口渴。
张班头喜极,干净把小孙子抱在怀里,说爷爷给你甜水喝,还主动接过小勺,一口一口的喂食。“乖孙,多喝点病就会好了。”
喝了几口梨汁,小孩指着头说:“疼。”
向青山凑上去和声说,这是病烧的,等喝了药就会好的。
汤药来了,但小孩只喝了一口,就不住的摇头说苦,不愿再喝,说还是甜汤(梨汁)好喝。
向青山:“那就在汤药里兑上点梨汁。”
亲眼看着孩子把一盅药喝完,向青山还告诉张家,孩子病重,必须要每隔两个时辰服一次药。“注意,孩子身上只要出一身少少的白毛汗;或者是喊饿,或神智清醒就算是脱险了!”
“多谢,多谢,不管怎么样,我老张都欠你向东流一个天大的人情!”
还没出门,向青山又看到书铺的小伙计从进来,大叫“向大夫,我们老板病了!”